央企扎堆、巨头扩圈,2025储能“卡位战”爆发!
2025年06月26日关于央企扎堆、巨头扩圈,2025储能“卡位战”爆发!的最新消息:三峡集团的新公司正式入驻浙江海宁科技园,首批集装箱储能系统已通电调试。这是继华电、京能之后,2025上半年第16家央企子公司落户长三角的储能项目。据机构不完全统计,在这波投资浪潮中
三峡集团的新公司正式入驻浙江海宁科技园,首批集装箱储能系统已通电调试。这是继华电、京能之后,2025上半年第16家央企子公司落户长三角的储能项目。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在这波投资浪潮中,广东、江苏两地新增储能相关企业突破1.8万家。一个更惊人的数字是——仅2025年上半年,央企、民企在储能领域的新公司投资总额超过2300亿元。
央企重兵集结抢占战略高地
大江大河奔腾之地,正成为央企储能争夺的主战场。
2025年上半年,央国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持续加速,新成立的公司主要围绕光伏发电、制造、技术服务;新型储能技术研发、项目投资、系统集成及区域能源整合等方向展开。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华润、国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大唐、华电、三峡、天合、晶澳在内的大型央国企巨头及各大龙头企业已经成立超37家新能源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光伏发电、制造、技术服务等新能源业务,注册资本近100亿。
其中标志性的是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半年之际,9家子公司揭牌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8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托管协议,进一步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其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专注电池研发与回收利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新型储能技术及项目开发。9家子公司构建从电池材料回收到储能技术应用的全产业链,推动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央企布局的三大策略。
1.抢占资源高地。例如华电金上公司锁定四川优质水电资源,京能绿湾瞄准广东峰谷电价差超1元/度的商业配储市场。
2. 绑定技术龙头。比如华电与阳光电源共建大安能源公司,央企国企+技术巨头的合资模式已成标配。
3. 突破区域壁垒。三峡北海公司整合保税物流资源,探索储能设备出口新模式。
民企巨头扩圈构建技术护城河
除了央企外,民营企业巨头也在“跑马圈地”,构建在储能领域的护城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宁德时代。根据天眼查消息,今年5月,时代聚合(宁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小波,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等。
时代聚合持有的"储能技术服务",将加速宁德时代最新一代储能产品的市场化。最新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优秀的温控能力,在宁夏这类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能有效解决传统储能系统的热管理难题。
更让市场震惊的是中创新航联手2家国企成立储能电池公司。5月29日,中创新航与邯郸市产投集团、邯郸市城运集团在河北邯郸成立注册资本达40亿元的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聚焦储能系统集成等业务领域。
中创新航此次聚焦储能系统集成,正是顺应了能源转型的大趋势,提前布局未来能源市场的关键领域。
除了电池大厂,坐拥锂矿的“锂王”赣锋锂业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悄然落子储能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内蒙古赣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玉田,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由赣锋锂业旗下内蒙古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赣锋锂业在内蒙古布局的第4家核心企业,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抢占新能源制高点,打通锂电全产业链。
作为跨界储能的代表之一,光伏巨头晶科科技近期全资子公司江西晶航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也悄然出现在企查查上。
江西晶航是晶科科技编织技术护城河的关键落子。早在2024年5月晶科宣布设立5亿元储能产业基金时,外界更多将其解读为财务投资工具。但江西晶航通过“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模式在半年内拿下47个工商业储能项目,市场才恍然大悟——这实则是产融结合的创新试验。
-
13亿元!永臻股份拟投建内蒙古300MW/1800MWh储能电站2025-06-26
-
RTE虚标?能量效率如何“吃掉”储能电站的利润2025-06-26
-
一代全球储能新贵的滑落!究竟是美国的猛砍补贴,还是价值未曾深耕的裂痕?2025-06-26
-
获TüV莱茵实验室认证,远景动力以安全定义储能新标准2025-06-24
-
总投资130亿!海辰储能又一电池基地刷新进度条2025-06-20
-
又一韩国储能电站发生火灾!2025-06-20
-
国标强制要求!储能电站为何必须恒功率运行?电网调度的四大底层逻辑2025-06-19
-
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申请破产,宁德时代、中集等成债主2025-06-18
-
毛里求斯1.79亿订单背后:中国储能破解海岛电网的“不可能三角”2025-06-18
-
中国电池军团斩获近60GWh全球大单,储能动力双线爆发2025-06-18
-
谁杀死了美国储能巨头?关税大棒与空心化供应链背后的美式困局2025-06-18
-
估值达40亿!光伏巨头增资加码储能2025-06-18
-
上半年超40高管变动:储能行业“大洗牌”结束了吗2025-06-18
-
又一省出手!新型储能供给严重过剩,如何重塑收益逻辑?2025-06-18
-
扭亏为盈、冲刺港股的海辰储能,能否凭借专注储能突围?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