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GWh需求井喷!储能成中欧经贸破局的“关键棋子”?
2025年08月04日关于700GWh需求井喷!储能成中欧经贸破局的“关键棋子”?的最新消息:欧洲储能市场爆发,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厚机遇。©图源|CCTV文|王璟编辑|杨倩来源|储能严究院01中欧高层对话共绘合作蓝图2025年7月24日,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国务院总
欧洲储能市场爆发,
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厚机遇。
©图源|CCTV
文|王璟编辑|杨倩
来源|储能严究院
01
中欧高层对话共绘合作蓝图
2025年7月24日,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近60位来自中欧商会和知名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粮食、能源、电商、现代医疗等领域,共商未来发展大计。
中方核心参会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宁德时代、天合光能、金风科技、明阳集团、正泰集团,均为储能领域领军企业,以及京东、科大讯飞、中芯国际、国药集团等科技企业。
欧方代表涵盖梅赛德斯-奔驰、法国电力集团、DHL集团、宝马、斯堪尼亚、达飞海运、赛诺菲、诺基亚、默克集团、埃尼集团、贝卡尔特、GSK、克诺尔、勃林格殷格翰、思爱普等跨国企业。
会议间隙,斯堪尼亚中国总裁何墨池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深入探讨了重卡电动化及技术路线等话题。
此次会议展现出中欧合作的坚定信心,特别是在绿色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储能产业成为两大经济体合作的亮点与核心驱动力。
李强总理强调,中欧合作是历经50年的"唯一正确选择",双方将聚焦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及第三方市场等四大增长点,共筑"良性竞合关系"。
针对欧盟近期对部分中企实施的制裁和贸易壁垒,李强呼吁欧方确保“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保障对华投资和贸易的稳定。冯德莱恩则重申欧方“无意脱钩”,欢迎中企赴欧投资兴业,并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会后发布的《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包括2035年前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及共建绿色技术标准等多项合作行动纲领,为储能领域创造了丰厚政策红利。
02
储能企业绿色合作的主力军
在中欧经贸合作中,储能可谓契合绿色经济的“最大公约数”。近日,2025年西班牙大停电事件暴露出欧洲电网脆弱性,储能更展现出其刚需特性。
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欧盟提出到2030年实现储能装机从当前61GWh跃升至500-780GWh的雄心目标,实现10倍增长,以配合其45%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保障电网稳定和灵活调度。中国储能企业正成为这一变革的关键参与者和推动者。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行业龙头,正在欧洲全力构建成熟的本土供应链。
其德国图林根工厂于2023年启动,产能达到14GWh,服务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巨头,实现电芯本地化制造,有效规避欧盟碳关税和反补贴壁垒。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工厂项目投资超过73亿欧元,规划100GWh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成为全欧洲最大单体电池工厂,有力支撑动力电池与储能混线生产。西班牙萨拉戈萨合资工厂规划产能50GWh,2026年底投产。且宁德时代正与其他欧洲主流车企洽谈第四座工厂,体现其持续扩大本土产能的决心。
2025年5月,宁德时代在慕尼黑欧洲储能展推出全球首款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TENER Stack",以突破性的技术和规模引领行业发展。
天合光能同样加速推进欧洲市场战略布局。2024年底,天合储能累积全球出货量已达10GWh,其中欧洲占比超过2GWh,通过与德国Aquila、英国Low Carbon等独立发电企业密切合作,驱动液冷储能、智能运维等新技术应用。
2025年7月,天合在立陶宛获得总规模达180MWh的储能订单,计划同年年底交付,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体现其欧洲市场影响力与执行力的显著提升。
产品层面,天合于欧洲光伏展Intersolar 2025发布基于大容量电芯的Elementa金刚3储能系统,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升级和市场多元化应用。
此外,阳光电源、华为、远景储能、晶澳能源、融和元储、林洋数能、零碳智能、大秦数能等纷纷抢滩欧洲储能市场。今年以来,远景储能、海辰、晶科储能、德赛电池、华为、海博思创、比亚迪、蜂巢、思格新能源、南都电源、阿特斯、楚能等中企在欧洲市场签订了合计超27GWh的储能订单,彰显储能产业在中欧经贸中的战略地位及引领作用。
中国企业在欧洲布局的储能产业链也日趋完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中国储能电芯巨头产能布局覆盖德国、匈牙利、西班牙、芬兰、英国、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合计规划产能近400GWh,且通过技术、金融和服务三条线深度聚合,形成覆盖电池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交付的全生态体系。
03
机遇与挑战并存
欧盟与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均占全球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欧作为彼此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额从1975年的24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2600亿美元,欧盟占中国外贸总值12.9%,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3.5%。从贸易结构来看,中欧贸易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服务贸易、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成为合作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光伏组件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已从35%升至45%,2025年对欧出口额预期突破300亿欧元。与此同时,储能市场的爆发增长不仅符合欧盟绿色能源转型大势,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富机遇。
然而,近年来中欧贸易纠纷和投资摩擦不断升级。欧盟以保护本土产业和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主导权为由,对中企实施多轮反补贴调查,2024年终裁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45.3%税率,导致2025年一季度出口量下降18%。欧洲部分成员国对中企投资审查持续严苛,投资协定(CETA)谈判由于欧盟内部政治分歧陷入停滞。中欧贸易失衡加剧,科技出口管控增强,形成复杂的经贸摩擦环境。
尽管如此,两大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关系仍然将在竞合中砥砺前行。
04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目前,中欧储能合作已从单纯的产品贸易向技术合作、产能合作、标准合作等多层次拓展。中国企业通过本土化投资、技术创新、标准对接等方式,正在重塑与欧洲合作伙伴的关系模式。
未来,随着欧盟绿色新政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双碳"目标的持续落实,储能产业将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纽带。双方需要在政策协调、标准互认、技术共享等方面加强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凭借互惠互利与市场需求叠加,中欧储能合作有望在绿色经济宏伟蓝图中持续深耕,以创新与开放推动双方关系迈向新时代。这不仅关乎两家经济体的共同发展,更是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原文标题:700GWh需求井喷!储能成中欧经贸破局的“关键棋子”?
-
震惊!!!欣旺达储能系统售价0.1-0.2元/Wh???2025-08-04
-
超107亿!LG新能源携手锂电巨头“落子”摩洛哥2025-08-02
-
全国最大!鹏辉能源携手四川中孚落地电解铝行业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2025-08-01
-
千亿储能龙头一日换八将!上海电气高管洗牌暗藏能源棋局2025-07-31
-
参会指南|全数会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大会暨展览会2025-07-31
-
2025H1储能电芯排位赛:宁王稳固,前五变局2025-07-30
-
LG新能源利润环比大增!2025-07-30
-
LG新能源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盈利稳定2025-07-29
-
国家队携150亿入场!又一家央企清洁能源巨头成立2025-07-27
-
线上研讨会 | 西门子数字孪生加速储能系统研发创新2025-07-25
-
楚能新能源连签两大重磅合作!2025-07-25
-
突发!晶科科技5亿储能基金宣告搁浅!2025-07-25
-
加速智能转型!能源央企AI大模型“全家福”来了2025-07-25
-
聚变技术快速迭代人类离能源自由还有多远2025-07-25
-
楚能新能源豪签百亿长单!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