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锂电网 > 市场动态 > 摸着比亚迪过河,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是否可行?

摸着比亚迪过河,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是否可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3 16:02:10   浏览次数:78


2、道阻且长

从客观层面来看,比亚迪为新能源车企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新能源车企自研动力电池的可行性。

12月9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2022年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其中,比亚迪的装车量为8.94GWh,同比增长158.38%,以26.09%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名,仅次于宁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不仅是中国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座位上的“常驻嘉宾”,同时也连续五年挤进了全球前四名。

现阶段,比亚迪生产的动力电池绝大多数为自家车型使用,换言之,仅凭比亚迪一家新能源车企,其动力电池装车量就能占到中国市场近三成的水平。

如今,比亚迪的“追随者”日益增多,比如长城汽车和蜂巢能源、广汽埃安和因湃电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的道路大概率不会如比亚迪那样顺畅。

广汽埃安摸着比亚迪过河

首先,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基本形成了“一霸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姗姗来迟的广汽埃安已难以撼动各家动力电池企业的江湖地位,可供其发挥的余地极其有限。

一方面,宁德时代一家独大,拥有绝对的优势,2022年1-11月,其市场占有率高达48.02%;另一方面,包括中创新航、欣旺达等在内的动力电池第二梯队正紧追猛赶,并纷纷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积极扩充产能。

根据规划,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在2025年的产能将达到670GWh、600GWh、500GWh、300GWh和600GWh,相比之下,2025年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的产线产能最高仅36GWh,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其次,自研动力电池离不开巨额研发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和国轩高科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5.77亿元、18.96亿元、14.32亿元和10.39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广汽埃安的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和13.89亿元,三年时间累计亏损26.98亿元。

即便是广汽集团,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也仅为80.63亿元,远远低于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究竟能拿出多少“闲钱”投入研发,无论对于广汽集团还是广汽埃安而言,均是一个压力巨大的问题。

最后,自研动力电池不能光靠砸钱,技术创新才是最大的门槛。目前,通过电池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像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特斯拉的4680电池等等。

客观而言,依托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实力并不弱,比如其有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提升13.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20℃低温容量提升约10%,动力电池寿命可达150万公里以上。

此外,广汽埃安还拥有离子多通路分流、阴极电势能缓冲、OCV三维空间响应面重构等技术,不仅提升了动力电池的快充能力和低温性能,还大大提升了电池管理系统的精度。

“未来五年内,技术创新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能力,动力电池技术之战也会更加深入且激烈,留给广汽埃安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曹涛向「探客出行」表示。

2、能否实现赶超?

在高手林立的动力电池领域,广汽埃安赶超动力电池企业的可能性大吗?

一位常年关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人士告诉「探客出行」,广汽埃安几乎不可能赶超动力电池企业。

“自研动力电池的周期很长,从建设产线到产能爬坡需要大量时间,无法一蹴而就,自研动力电池难以独挑大梁。即便假以时日,广汽埃安自研的动力电池成功实现量产,也不可能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向动力电池企业采购仍是其获得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式。”该投资人士说。

“事实上,造动力电池还是动力电池企业更加专业,中短期内,广汽埃安自研的动力电池占比不会很大,产能甚至无法满足内部供应,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并不意味着其能在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不过,广汽埃安的动力电池供应结构会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掌握主导权。”曹涛分析。

麦肯锡曾就新能源车企是自研还是外购动力电池做过评估,结论是当新能源车企的年产量超过50万辆时,自研动力电池才可能具备成本优势。

然而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5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车企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

广汽埃安摸着比亚迪过河

事实上,广汽埃安确实也没有完全押注自研动力电池,根据规划,在动力电池的供应上,广汽埃安将采取“三条腿走路”的模式,分别是择优外购、合资合作生产以及自研。

综合各方观点以及广汽埃安的规划,除非能够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取得革命性创新,并且产能得到大规模扩充,广汽埃安尚且有像比亚迪一样的竞争力,否则很难实现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赶超。

现阶段,相比自研动力电池,通过入股或合资建厂等形式实现与动力电池企业的深度绑定,似乎更符合新能源车企的实际情况。

比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斥资9.05亿元入股孚能科技并签署战略供应协议;欣旺达获得了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蔚小理”的联合投资;广汽集团和宁德时代共同出资42.26亿元成立时代广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等。

“不过,未来对于核心供应链的自研自产,或将成为新能源车企竞争的主旋律,广汽埃安无疑吹响了新能源车企整合供应链的号角。”曹涛说道。

*注:文中人名皆为化名。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原文标题 : 广汽埃安摸着比亚迪过河

 

[ 锂电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电池安全是道必答题,这些技术可能都是正确选项 大牛们眼中的500Wh/kg电池应该如何实现?
充电20分钟续航1小时仍在概念阶段 如何撬动无人机千亿美元市 钴价疯狂后一路暴跌 全球增产热潮后钴市命运如何?
推荐锂电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