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李想质疑团车,是不是说了大实话?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2-01-18 16:02:51
热度:53

李想质疑团车,是不是说了大实话?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近日,李想发声直指团车“大概率是骗子”,可谓一鸣惊人。联想到之前大众中国CEO也是对理想ONE的增程式技术的质疑,让理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 导读 /

近日,李想发声直指团车“大概率是骗子”,可谓一鸣惊人。联想到之前大众中国CEO也是对理想ONE的增程式技术的质疑,让理想汽车以及李想本人再度成为媒体的焦点。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理想汽车虽说如今位居国内新势力第一阵营,旗下理想ONE是单车销量最高的新势力品牌的车型,但是公然炮轰另外一个新势力车企,也是多少让人有些意料之外。李想的质疑有没有根据?团车造车会不会成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1

李想为什么认为团车是骗子?

李想对于团车造车的所有质疑都是来源于其过往的造车经验,而聚焦的核心点在于工程团队以及造车的资金。

在团车CEO闻伟的规划中,其造车最大的信心来源于一个100多人的外部团队。这个团队在闻伟的口中无所不能,涵盖从规划、工程开发以及智能驾驶等诸多流程。其甚至可以将自己的业务领域从5万元以下的车延伸至2000万以上的车。

放眼全球,能够打造2000万以上级别车型的品牌和团队都屈指可数。除非闻伟将某个超豪华品牌收购了下来,或者将那个超豪华品牌从规划到制造业务线的骨干全盘挖过来,否则光就2000万这个门槛,就很容易引来质疑。此外,根据我们的认知,2000万的车型和5万元以下的车型是完全两个不同的项目。2000万的车型,需要的是极致豪华体验以及很多黑科技,而5万以下的车型,看重的是对成本的极致控制。如果没有一个有竞争力的低成本供应链,即便可以设计出2000万的车型,也很难成功完成5万以下车型的工程开发。在汽车行业,这个是最为基本的常识。

在投资金额上,闻伟觉得5000万美元就足够造一辆车。这个在笔者看来,不要说造一辆车,即便是造一辆无需开硬模的Mule Car都不够,更不要说大众开发MEB平台、吉利开发SEA浩瀚架构这些纯电动平台所投入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至于高等级自动驾驶或者领航功能,这个更是想都不用想。对于团车这样一个之前没有任何造车经验,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主机厂巨头支持,想要用3亿多人民币就交付一辆完成工程开发的电动车,几乎是天方夜谭。

至于新能源汽车的造车周期从36个月缩减到18-24个月,在我们看来挑战更是不小。除非是拥有一个大众MEB这样的扩展性非常强的平台,否则很难在2年时间里从零开始完成一款车型的开发。更何况对于团车来说,没有太多造车经验的积累。即便其工程团队拥有很深厚的经验,这个时间挑战也是非常大。

2

我们要避免的是什么?

即便从传统的角度来看,100多人的团队要想搞定整个汽车行业产业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团车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来获得资金,甚至是使用自有资金,就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市场经济,谁都可以投资造车。我们相信资本会做出最明智和最高效的选择。

但是如果中间有地方政府融资或者担保,亦或是国有银行介入其中,那一切就需要另当别论了。一旦后期团车项目进展不顺,相关的损失必然会成为地方政府或者银行的坏账,最终需要由全民来买单。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案例,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赛麟汽车和如皋地方政府之间的纠纷。如皋市政府在投入了60多亿之后仅仅换来了赛麟量产的一款老头乐,备受各方的质疑。

3

团车有没有机会?

纵观团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团车是以帮助消费者在购车时,从主机厂端获得更大的折扣起家。在我们看来和拼多多有点类似,但是这种模式和造车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要想造车,还是需要从头开始积累。即便团车真的有一个如其CEO所说的拥有非常强大工程设计能力的团队,要想真正实现车型的量产落地,团车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前国内电动车市场虽然处于高速增长,但是赛道已经非常拥挤,马太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大众、丰田、通用这些传统跨国车企品牌、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自主品牌、特斯拉以及蔚小理这些新势力品牌,加上百度、华为、小米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在电动车领域投入巨资。无论是三电技术,还是自动驾驶亦或是智能座舱方面,都是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而很多弱势的车企不仅销量难以打开,而且越来越难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对于团车来说,不仅造车难度重重,即便造出一台点从车,如果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产品亮点,找到非常精准的定位,那也很难成功。

李想质疑团车,媒体效应更大而已。不管团车要想成功,难度要比当年蔚来造车面临的挑战更大。不用太长时间,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成果。希望到时候不会是一地鸡毛。

- End -

  1. 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众生相:蔚来豪赌、宁德时代拾起、特斯拉遗忘
    2022-01-18
  2. 小米、华为、百度争相切入造车赛道,2022年中国造车新势力更有底气!
    2022-01-18
  3. 华为/小米/百度/苹果纷纷入局“造车”,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转接点,未来布局如何?
    2022-01-18
  4. 新能源汽车业务已成核心战略,美的:我们不造车,只生产零部件!
    2022-01-18
  5. 五十笑百步?团车网跟风跨界造车,李想却炮轰其刷新创业者底线
    2022-01-18
  6. 苹果造车,供应商蜂拥而上,全球车企却避之不及
    2022-01-17
  7. 李想谈创业:造车“三傻”蔚来、小鹏、理想,胜在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心力
    2022-01-17
  8. 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挑战特斯拉后,华为又在储能电池市场直接竞争!
    2022-01-17
  9. 充电桩,为何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棋局”的决胜关键?
    2022-01-16
  10. 跨界造车AB面:华为“造”车企,万达当“包租公”
    2022-01-16
  11. 造车新势力交出了年度销量“答卷”:小鹏夺得销冠,蔚来、理想紧随其后
    2022-01-14
  12. 比亚迪60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和插混各占半壁江山,全球找不出第二个!
    2022-01-14
  13. 一入场就叫嚣“蔚小理”,团车能够在风云诡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存活多久?
    2022-01-14
  14. 比亚迪/上汽/广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优异表现,2022行业走势向左还是向右?
    2022-01-14
  15. 涨价或将遏制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势头,促使消费者选购燃油车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