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10418%利润激增背后,储能大卖20cm涨停!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5-10-30 21:01:33
热度:1

2025年10月30日关于10418%利润激增背后,储能大卖20cm涨停!的最新消息:昨日晚间,三季度报告披露,鹏辉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2.80亿元,同比增长74.9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77.24%。更令人惊讶的是,其扣非归母净利润高达1.75亿元

昨日晚间,三季度报告披露,鹏辉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2.80亿元,同比增长74.9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77.24%。更令人惊讶的是,其扣非归母净利润高达1.75亿元,同比激增10418.09%。

image.png

这一数据在已发布三季报的储能企业中可谓是“一骑绝尘”。

鹏辉能源的爆发并非个案。整个储能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从二季度开始,“满产满销”成为行业常态。央视财经在9月底的调查报道中,将这种景象描述为“一芯难求”。

“一芯难求”

储能行业正在经历黄金发展期。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达到246.4 GWh,同比增长115.2%,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32.03GWh,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政策推动是行业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202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新增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市场需求已经明显超过供给。

“目前一二线电芯企业排产已普遍安排至2026年一季度”,调研显示,在产能整体紧张背景下,8月行业开工率已突破80%大关。

供需紧张也推动了产品价格上涨。鹏辉能源此前确认,相比上半年,公司部分储能电芯产品有一定涨价。这一市场变化直接改善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鹏辉能源的三季度业绩表现令人瞩目。与上半年亏损0.88亿元相比,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了大幅扭亏为盈,单季度净利润接近去年总和。

盈利能力质的飞跃是鹏辉能源三季报最显著的特征。公司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18.07%,相比第二季度的11.38%大幅提升6.6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6.38%,实现了年内销售净利率回正。

产品结构优化是利润提升的关键。鹏辉能源Q3储能出货量达6.74GWH,其中小储业务占比超过65%(户储3.09GWH+,便携0.84GWH+,通信0.52GWH),而小储的净利率有望接近10%左右,远超大储业务的盈利水平。

市场布局方面,鹏辉能源成功抓住了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的机遇。公司产品在澳洲需要CEC认证的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需求也表现良好。这种多元化市场布局有效降低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鹏辉能源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现在小储与大储都是满产状态,订单已经排到了26年春节前后,部分小储客户需求已经谈到了26年底。充足的订单储备为公司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提供了可见性。

利润“含金量”如何?

尽管鹏辉能源三季度业绩亮眼,但前三季度整体数据揭示了潜在挑战。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1571.73万元。

这意味着公司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高达86%,主营业务的实际盈利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鹏辉能源期间费用同比增长35.56%,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1.3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22%。这些投入虽然短期内增加了费用压力,但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鹏辉能源而言,如何将短期的价格红利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鹏辉能源正在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钠离子电池被视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棋子,公司2025年钠电池产能预计达5GWh。

鹏辉能源的钠电池产品主打-40℃低温性能和高安全性,瞄准寒带储能及低成本车用市场。这一差异化技术路线有望帮助公司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能布局方面,鹏辉能源现有大储产能24GWh、小储产能16GWH;后续新增大储16GWH+(2条线、26年投产)、小储4GWH(25年9月刚投产)。同时,公司也在考虑越南、土耳其等海外基地,以应对欧美贸易壁垒。

鹏辉能源的大储电池出货基本采用314Ah大电芯,Q3电芯出货占比较高。与阳光电源、中车株洲等头部集成商的深度合作,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出货渠道。

小结

储能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成本大幅下降刺激了市场需求,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下降约8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已低于2角钱。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多元化提升了项目经济性。储能电站从以往“拿一份固定工资”的模式,转变为“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多重收益模式,包括现货市场充放套利、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租赁等。

展望未来,到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力争达到36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十年需新增装机约19亿千瓦,将同步催生对储能系统的巨大需求。

有业内专家指出,整个储能行业将迎来长达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鹏辉能源的订单能见度已经延伸至2026年第二季度。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有望在四季度延续增长态势。

储能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未定型,二线企业仍有突围机会。鹏辉能源能否凭借其三季度的强劲表现,实现从“跟跑者”到“挑战者”的角色转变,将是未来一年行业观察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