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扫描核聚变:从异动到涨停,谁将成为新龙头?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5-10-16 16:00:50
热度:1

2025年10月16日关于扫描核聚变:从异动到涨停,谁将成为新龙头?的最新消息:贵金属跳水,核聚变称王。2025 年 10 月,A 股核聚变板块的集中活跃,成为观察中国核聚变能源发展环境的重要窗口 —— 西部超导、合锻智能、中泰股份等企

贵金属跳水,核聚变称王。

2025 年 10 月,A 股核聚变板块的集中活跃,成为观察中国核聚变能源发展环境的重要窗口 —— 西部超导、合锻智能、中泰股份等企业的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近5日,可控核聚变板块指数飙升9.67%,日均成交金额高达679亿元。

这并非单纯的资本炒作,而是对核聚变技术突破、商业化加速、政策支持落地的集体回应。当重达 400 吨的全球最大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在合肥顺利交付,股市信号与产业实践相互印证中国核聚变能源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已进入协同成熟的新阶段。

多点开花的技术突围

超导材料成本占比高达聚变装置的 28%,不仅是聚变装置的 "心脏",也是此次涨停潮的核心引擎。

目前,国内唯一具备 ITER 项目供货资质的西部超导,已能为 BEST 项目批量供应长达 9 万米的 NbTi 超导线材,可满足 BEST 装置 1/3 磁体需求。

这一进展不仅意味着中国超导材料通过国际最高标准认证,更标志着核心材料从 “小批量试制” 迈入 “规模化应用” 阶段。

此前,超导线材的长度与稳定性一直是制约聚变装置大型化的瓶颈,西部超导的量产能力,为后续 CFEDR等更大规模装置的建设奠定了关键基础,印证核聚变能源技术环境从 “单点突破” 向 “系统成熟” 转变。

与西部超导并肩涨停的永鼎股份,则代表着技术升级的未来方向。旗下东部超导推出的千米级 REBCO 高温超导带材,通过 MOCVD 技术将磁体体积压缩 40%,已在小型实验装置完成验证,完美契合 BEST 装置 "紧凑型" 的技术路线需求。

资金用脚投票兼具成熟量产能力与技术迭代潜力的企业,将在超导赛道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核心部件领域,合锻智能大放异彩,在10月短短四个交易日一骑绝尘,累计涨幅28.2%。合锻智能拿下了 2.09 亿元 BEST 装置真空室订单,目前已完成首套重力支撑交付,下半年还将竞标偏滤器等更高价值部件。这一订单的落地,不仅验证了国内企业在聚变核心部件制造上的工程化能力,更标志着核聚变装置从‘单件研发’向‘批量生产’迈进,为后续实验堆密集建设奠定基础。

除了核心装置和部件,配套的系统也成为资本宠儿。

中泰股份 10 月 10 日单日上涨 5.79%,主力资金净流入 3720 万元,其氦制冷机既服务于韩国核聚变研究院,又拿下国内氦液化装置订单,完美匹配 BEST 装置 "超低温真空" 的严苛需求。

深低温系统作为维持极端环境的 "稳定器",催生了低调的行业黑马,同样反映在未上市的中科清能身上其交付海南航天的 1 吨 / 天氢液化装备,成功验证了低温技术可跨聚变、航天多领域复用的特性,为整个板块提供了重要的估值锚点。

从书架到货架的商业化竞速

A 股核聚变板块热度攀升,本质上是核聚变能源商业化环境持续向好的缩影。

政策层面,9 月颁布的《原子能法》首次将聚变能纳入国家战略,确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填补了商业化政策空白;资本层面,注册资本 150 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全球聚变领域五年投资从 19 亿美元激增至 97 亿美元,国内招投标规模达 29.28 亿元。政策护航与资本涌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核聚变技术向商业化迈进。

订单批量落地是核聚变商业化的关键。

BEST 装置 16 家 A 股供货商名单公开,标志着核聚变从概念迈向实践上游,河钢股份以定制化低合金高强度钢,保障 BEST 紧凑型设计的材料需求;中游,无锡鑫宏业实现 ITER 核级电缆技术自主交付;下游,上海电气交付全球首台HH-70 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主机系统,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国金证券预测,“十五五” 期间国内多座实验堆将开工,核心零部件企业订单年复合增速或超 50%。从 EAST 到 BEST,中国已形成“实验堆 - 示范堆 - 商用堆”发展路径,市场驱动模式从预期转向订单,发展路径呈现三大趋势

技术上,已从 “单点突破” 形成“核心材料 - 关键部件 - 配套系统”的全链条成熟生态,工程化风险大幅降低;政策上,构建起“法律保障 + 国家战略 + 地方落地”的多层次体系,为商业化提供清晰指引;市场上,“订单交付 - 技术复用 - 收益反哺”的模式打破 “只投不产” 魔咒,经济可行性显著提升。

这些趋势共同指向一个结论核聚变能源已告别小众探索,进入技术、政策、市场协同发力的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从 400 吨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的交付,到 BEST 装置 2027 年发电演示的倒计时;从《原子能法》的出台,到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商业化规划逐步打破“50年魔咒”。A 股核聚变板块的热度,是一场量变到质变的狂欢。

但A 股市场的变化,只是这场宏大变革中的一个小小注脚;而这场关乎人类能源未来的变革走向意味着,中国,正从技术追随者成长为一位规则制定者。

原文标题:扫描核聚变从异动到涨停,谁将成为新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