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电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中国新能源又要起飞了?
固态锂电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中国新能源又要起飞了?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这个突破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隐患等痛点,有望得到根本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这个突破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隐患等痛点,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
要知道,传统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不仅存在泄漏、燃烧风险,也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就像把“汤”变成了“果冻”,既安全又能储存更多能量。
但这个转变面临一个关键难题固态材料之间的接触不够紧密,导致充电时锂离子传输不畅。这好比两个人隔着一堵墙对话,声音难以清晰传达。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在分子层面实现了材料的完美融合。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池,不仅更加柔韧耐用,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其储能密度更是提升了86%,为固态电池的实用化打开了新的大门。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不仅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更重要的是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现有电池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轻松突破1000公里。由于不再使用易燃的液态电解质,电池起火的风险将大大降低。新技术让电池在6分钟内补充500多公里续航成为可能,充电将变得像加油一样便捷。
据预测,2025-2026年国内将密集落地中试线,启动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28-2029年有望在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对价格接受度高的领域率先放量。
固态电池的突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进步,更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从过去的跟跑,到现在的并跑,再到未来的领跑,中国汽车产业正借助新能源革命的东风,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对于固态电池的到来,你期待吗?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原文标题:固态锂电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中国新能源又要起飞了?
上一篇:中创新航再签eVTOL重磅合作!
-
10天内加注150GWh,楚能新能源的大产能战略剑指何方?2025-10-09
-
再下一城!楚能襄阳70GWh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2025-09-30
-
字节跳动杀入锂电池赛道2025-09-28
-
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2025-09-27
-
星恒电源斩获3GWh电摩锂电池订单!2025-09-25
-
宇树科技牵手锂电池企业!2025-09-25
-
重磅!珠海冠宇“收入”松下三件锂电池专利2025-09-19
-
A股熟悉的肌肉记忆,新能源成为新主线2025-09-17
-
A股重新抱团新能源2025-09-17
-
湖北2.2GW新能源项目名单公布,10个构网型储能项目!2025-09-17
-
4.68亿元!深圳一锂电池厂将被收购77.94%股权2025-09-17
-
【全球锂电精英集结厦门!】2025SMM锂电池原材料大会重磅来袭:解码镍钴锂供应链变革与价格新周期2025-09-17
-
50亿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户古田2025-09-17
-
楚能新能源又签战略合作协议!2025-08-29
-
TüV莱茵成功举办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2025充换电白皮书》正式发布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