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临门一脚,蜂巢能源为何主动终止IPO?
只差临门一脚,蜂巢能源为何主动终止IPO?长城旗下的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蜂巢能源,终止了IPO申请。日前,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显示,蜂巢能源主动撤回了A股IP
长城旗下的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蜂巢能源,终止了IPO申请。
日前,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显示,蜂巢能源主动撤回了A股IPO申请。因蜂巢能源及保荐人中信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也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对此,蜂巢能源回应称,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司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而从时间线来看,蜂巢能源去年11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12月收到首轮问询函,今年3月蜂巢能源回复问询。据悉,蜂巢能源二轮问询也准备妥当,在离上市就差临门一脚之际,蜂巢能源突然撤回申请,背后是否有其他隐情?
4年累计亏损44.365亿元
资料显示,蜂巢能源起源于长城汽车,2018年从长城汽车分拆出来,成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动力电池公司。
多年的发展,使得蜂巢能源的业务板块不断壮大。据悉,包括理想L7 Air、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合众哪吒S等车型在内,都采用了蜂巢能源三元锂离子电池,其产品已搭载到理想、岚图、长城等主流车企的20余款车型上,推出的L400短刀飞叠PHEV电池更是成为行业爆款。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今年11月,蜂巢能源装车量1.39GWh,占比3.09%,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七,今年1-11月,蜂巢能源装车量7.18GWh,占比2.11%,市场份额增加0.15个百分点。
得益于业务的增长,蜂巢能源的营收开始成倍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蜂巢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39.62%。
由于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蜂巢能源在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状况也在不断扩大,呈现出两个极端的现象。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2019年-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及-22.56亿元,4年累计亏损44.365亿元。
计划通过IPO募资150亿元
对此,蜂巢能源曾回应称,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因素造成。这也是蜂巢能源去年年底向上交所递交IPO的主要原因。
当时,蜂巢能源计划通过IPO募资150亿元。其中,在常州、湖州、遂宁将分别投资45亿元、40亿元、30亿元用于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同时在无锡投资5亿元用于蜂巢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剩余资金则用于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二代”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短刀”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由于证监会《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中,对控股股东、实控人与发行人之间关联交易对应的收入等占比提出了规定,蜂巢能源作为长城的关联企业,扣除对长城汽车的关联销售后,需具体独立经营能力。此前,2022年11月,比亚迪半导体就因为约六成收入来自控股股东,受到证监会质疑其独立经营能力,终止其IPO进程。
为此,长城董事长魏建军还出具了《关于规范并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函》,让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尽量减少与蜂巢能源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关联交易。
该《承诺函》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数据显示,蜂巢能源主营业务中关联方销售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21年一季度的99.28%下降至2022年四季度的29.55%。同期,主营业务中非关联方的季度复合增长率为129.67%。一时间,蜂巢能源的上市之心昭然若揭。
终止是上百家企业的共同选择
事实上,关联交易一直被认为动力电池企业IPO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在解决了这个“拦路虎”后,蜂巢能源的IPO似乎就差临门一脚,此时终止IPO虽然意外,但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也不难理解。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除电池企业积极扩产,车企也开始不再依赖单一电池企业供应,并纷纷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积极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入局者的增多,导致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发生变动,动力电池产量与装车量出现了较大差距。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611.0GWh,累计同比增长41.8%;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仅294.9GWh,累计同比增长31.5%。动力电池装车量不仅比生产量的增速慢,而且规模也只有产能的48.26%。
动力电池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市场份额的增速开始变缓,甚至下降。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动力电池行业的盈利难度明显增加,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受此影响,蜂巢能源也并非是唯一一家决定终止IPO的企业。据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年内共有251家企业终止A股上市审核,其中,锂电产业链包括博石高科、西恩科技、金力股份、中兴新材、惠强新材、华惠能源等多家企业也宣布终止IPO进程。
“当前A股市场对于新股的审核标准日趋严格,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有业内人士表示,蜂巢能源此时选择撤回A股IPO申请,或许也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谨慎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策略性撤回IPO,更像是一种普遍而稳妥的选择。
原文标题 : 只差临门一脚,蜂巢能源为何主动终止IPO?
-
蜂巢能源为何终止上市?2023-12-25
-
蜂巢能源泰国工厂首款电池包成功下线2023-12-25
-
蜂巢能源IPO终止2023-12-25
-
中国新能源产业可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2023-12-25
-
锂电客户案例 | 威图“数字孪生”方案助力新能源电池生产智慧转型2023-12-22
-
格力电器计划全盘收购银隆,加码新能源产业链2023-12-21
-
驻马店:打造中部最大新能源电池产业高地,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2023-12-21
-
竞速全球!楚能新能源“进阶”路径观察2023-12-21
-
蔚来李斌直播挑战1000公里续航 谁在助力新能源车摆脱里程焦虑2023-12-20
-
20GWh!这三家公司将合力新建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2023-12-20
-
金银河:完成6.43亿元募资 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释放成长新动能2023-12-19
-
卖给长城汽车电池单价比同业高45%,没有老东家“输血”,蜂巢能源将会怎样?2023-12-19
-
80秒下线一台!中国新能源汽车怎么这么快?2023-12-19
-
锂电中企争“鲜”,泰国新能源“疾驰”2023-12-19
-
耀宁新能源参评2023年度动力电池创新技术奖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