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多个海外锂矿投资项目终止!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3-07-28 14:00:17
热度:88

多个海外锂矿投资项目终止!粗略统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锂电企业就有多起海外锂矿投资意向合作宣告终止,而这一势头延续至2023年。进入2023年以来,又有3起 粗略统计,

粗略统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锂电企业就有多起海外锂矿投资意向合作宣告终止,而这一势头延续至2023年。进入2023年以来,又有3起

 粗略统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锂电企业就有多起海外锂矿投资意向合作宣告终止,而这一势头延续至2023年。进入2023年以来,又有3起海外锂矿投资意向合作终止。去年早些时候,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争抢加拿大千禧锂业的激烈态势还“历历在目”,而如今海外锂矿投资热潮却现“退潮之势”,锂业上游洗牌似乎也进入了“深水区”。

01

海外锂矿投资从“热胀”到“冷缩”

  回顾2021下半年至2022年,在碳酸锂价格大涨,甚至有时一吨难求的背景下,众多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通过多种渠道锁定海外锂矿资源,以期提升锂业话语权。

  以“锂王”天齐锂业为例,其先后“锁定”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智利Atacama盐湖等锂矿资源。其中,格林布什矿山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优、产能最大的锂辉石矿山。其参股22%的SQM旗下的Atacama盐湖是目前全球锂浓度最高、储量最大、生产成本占优的盐湖。

  基于此,业绩方面,2022年因市场高需求下的“量价齐升”,天齐锂业赚得盆满钵满,当期营收约404.49亿元,同比大增42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1.25亿元,同比暴增1060.47%。分业务看,锂矿营收154.39亿元,同比大增483.90%;锂盐营收250.86亿元,同比大增398.41%。

  为了进一步扩充锂资源储备,今年1月9日,天齐锂业继续发布海外买矿计划,其控股子公司TLEA拟以0.5澳元/股收购澳大利亚Essential metals Limited(下称“ESS”)100%股权。

  然而4月20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表示,上述事宜未获ESS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协议双方均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下,该交易终止。

  无独有偶,今年7月还有两起海外锂矿投资合作终止。7月21日晚间,中矿资源发布公告称,此前签署的投资性《框架协议》,拟出资合计2000万美元通过收购和增资取得蒙古国URT锂矿项目51%权益,经相关各方商洽,未达成最终共识,已解除《框架协议》,此次对外投资事项终止。

  稍早些的7月10日,协鑫能科发布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协鑫能科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协鑫锂电”)与Zim-Thai Tantalum(Private)Limited公司(下称“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已于近日签署《合同解除协议书》。由于客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方均同意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除《锂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且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协鑫锂电与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曾于2022年12月23日签署了《锂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协鑫能科表示,彼时签约旨在推进协鑫能科在海外探寻锂资源的进程,加快国外锂资源的储备,协助公司未来锂电相关产业链的资源布局与整合。

  对于去年布局锂矿,协鑫能科曾在今年5月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由于锂盐供需不匹配、价格高企,导致锂电池厂商给公司的供货价格较高、交货周期较长。协鑫能科希望通过掌握上游锂矿资源并配套正极材料产能,为其锂电池供应商提供相应材料,再将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应用于本公司换电、储能业务中。

02

终止海外“锁矿”原因何在?

  商战风云变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为何多家锂业头部企业终止或被终止相关海外锂矿投资?

  在电池中国看来,上游锂矿布局方面,一是,墨西哥、智利等锂资源丰富的国家正逐步加强其国内锂矿的管控,这或许是部分中国锂企海外锂矿收购被终止的原因之一。

  二是,如今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相较于中国国内锂矿,海外锂矿对于中国锂企存在一定的经济、地缘或法律上的潜在风险,这也是部分中国锂企放弃海外锂矿的一个原因,在协鑫锂电终止津巴布韦锂矿合作中就有体现。

  三是,当前海外锂矿也进入价格博弈阶段。就在天齐锂业与ESS发布相关协议终止前的十多天内,另一家澳大利亚矿企Mineral Resources Ltd(下称MRL)成为ESS主要股东,持有其19.55%的股份。

  资料显示,MRL分别在4月11-13日,先后通过四次交易实现上述股份收购,单股收购价格分别为0.498澳元、0.497澳元、0.528澳元和0.559澳元,整体高于天齐锂业此前报出的每股0.5澳元的收购价格。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天齐锂业相关交易未通过股东大会审议的原因之一。有分析师表示,股东可能想要更高的报价。

  市场方面,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去年11月60万元/吨的高点逐渐下跌,到今年4月下探至18万元/吨后,缓慢回升至30万元/吨。7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28.65万元/吨。电池中国观察到,在经历了价格的大起大落后,锂矿及锂盐企业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今年上半年,虽然国内多数锂矿及锂盐企业业绩预增,但包括盐湖股份、西藏矿业、天华新能、雅化集团、盛新锂能、融捷股份等预计同比降幅达40%-95%,而业绩预亏的江特电机,同比降幅预计超100%。

  就业绩下滑,多家企业表示,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锂价行情跌宕起伏,导致下游材料加工企业不敢接货;另一方面,电池企业以按需采购为主,放缓了采购节奏,下游需求不稳定。

  而锂价的变化直接影响锂业上游供给的积极性,也是企业投资锂矿的驱动力之一。对于未来锂价走势,国盛证券认为,整体市场恢复低于此前预期,“供强需弱”的格局下,锂价承压,谨慎下调 2023年至2025年的锂价假设至22万元/吨、16万元/吨和16万元/吨。

  国信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锂资源端供给增量在30万吨LCE左右,澳洲锂矿、南美盐湖、非洲锂矿和国内的锂资源均能贡献一定的增量。需求端,目前市场对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规模的预估为1300万辆,储能领域的需求有望实现同比将近翻倍的增长;锂盐供需从2022年供需短缺转为2023年供需过剩,但预计过剩幅度并不明显,供需仍将维持偏紧格局,锂价可能在20-30万元/吨区间波动。而锂价中长期价格中枢将在12-15万元/吨,或趋于平稳。

03

锂业上游博弈进入“深水区”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锂价远期将趋于平稳,不过从供需格局看,经历了碳酸锂价格“过山车”后,当前企业对碳酸锂的采购多以刚需为主,现阶段仍处于供需激烈博弈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碳酸锂期货的入局,使得锂价新增一个参考因素。从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的表现看,从首日的价格“暴跌”到7月25日“暴涨”,对锂价的影响尚不明朗,也使相关企业对锂价的预判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上游资源布局方面,据业界人士透露,基于上述多重因素影响,海外锂矿收购难度增加,不少锂矿及锂盐企业现阶段的策略或由布局海外新矿转移到加快已有矿产资源的开采,并提高自身产能上。同时,由于中国国内的锂矿不会出现地缘等问题,或将在未来受到更多关注。此外,在钠电池加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的夹击背景下,锂电池上游降本将成为锂企的重中之重,企业提高自有锂矿供给率和降低锂矿、锂盐生产成本,将成为其提高竞争力的利器。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