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宁王后有追兵,中创新航“老三”难当
前有宁王后有追兵,中创新航“老三”难当新能源汽车(来源Pixabay)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创新航终于登陆了港交所。曾经新能源电池制造行业的老大,在面对市场以及技术转变时曾措手不及,造
新能源汽车(来源Pixabay)
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创新航终于登陆了港交所。
曾经新能源电池制造行业的老大,在面对市场以及技术转变时曾措手不及,造成多年亏损。女掌门刘静瑜临危受命后,奋起直追,却要面临更加内卷的市场。
同时,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动力电池行业也没有了去年那般高估值。首个交易日,中创新航盘中就跌破38港元/股的发行价,也折射出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疑虑。
几经沉浮,中创新航将走向何方?
1
多年沉浮
虽然如今的中创新航在行业中只算得上第二梯队,不过在多年之前,中创新航曾经是锂电行业绝对的龙头。
中创新航的前身是“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主要创办。到了2009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共同投资下,天空能源更名为“中航锂电”。之后,据悉是出于为了体现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目标与决心,又更名为中创新航。
与许多央企孵化的子公司成长轨迹类似,成立之初,中创新航凭借着深厚的背景,得到不少资源的倾斜,过得顺风顺水。
在2009年,国家四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以公交车、出租车、市政、邮政为主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创新航凭借自己在磷酸铁锂领域的布局以及“国家队”背景,顺利地拿到了众多下游客户的订单。
当时的中创新航有多成功?根据工信部的报告,在2012年、2013年,装配中创新航电池的车型总数在国内排名第一,中创新航也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8家锂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许多企业在最风光时往往会忽略掉自己的问题,中创新航也不例外。在《车圈能见度》看来,尝到甜头的中创新航彼时并没有清晰意识到,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公交车、出租车的新能源推广,终究是在给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铺路。而中创新航布局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因为安全性高、充电快很适用于公交车,不过由于能量密度低、冬天性能拉垮,在乘用车商业化阶段很难打过三元电池。因此,如果不加快技术方向转型,必然会在新能源汽车商业化阶段被时代抛弃。
事实来看,也的确如此。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电动化加深,原本的“老大”中创新航不断被比亚迪、宁德时代所超越。
而行业的马太效应,还在加剧。
2015年,工信部推出“白名单”政策,要求相关电池厂商的产能要在2亿瓦时以上,且只有用了名单内企业提供的产品,整车厂才能拿到财政补贴。当年,宁德时代就进入了第一批白名单,而中创新航直到2016年才进入第四批白名单,先发优势逐步消失。
最致命的还是在2017年,中国出台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侧重于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让三元锂电池成为技术主流,中创新航再一次错失政策的红利。
当年,仅成立6年的宁德时代一跃成为行业第一,而中创新航则从盈利1.1亿元变为亏损3.3亿元。
过去依靠资源躺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转型对于彼时的中创新航来说迫在眉睫。
2
临危受命
2018年,现任董事长刘静瑜掌舵中创新航,开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招股书显示,刘静瑜于2005年4月获得东北财经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学位,专业为会计学,曾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可以说是一个顶级操盘手。
这并不是刘静瑜第一次临危受命。2013年,刘静瑜担任中航工业旗下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上任10个月,天马微电子便实现扭亏为盈,并拿下华为、联想、宇龙、OPPO等品牌大单,让天马微电子成功跻身液晶显示行业的第一梯队。
这次上任后,刘静瑜首先引入了许多市场化股东,完成了股份制改革。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完成了数轮增资,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广汽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同时,刘静瑜意识到,乘用车的电动化是更为广阔的市场,想回到行业第一梯队势必要啃下这块蛋糕。于是,中创新航暂停了亏损的商用车业务,转向乘用车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中创新航需要在技术路线上有所调整,毕竟对于当时的乘用车市场来说,三元锂电池才是最佳路线。于是,中创新航不再死守磷酸铁锂,转而将研发重点放在三元电池。
战略调整的效果也很明显。2019年,中创新航首先在长安汽车的电池装机量上超过宁德时代。2020年,由于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广汽Aion S多次起火,广汽集团有意培养二供,中创新航抓住了机会,抢占了宁德时代的份额。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底,中创新航产品在广汽埃安系列上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0%。同时,广汽集团贡献收入占比也从2019年的26.6%增长到了2020年、2021年的55.1%、51.9%。
背靠广汽、长安两大客户,中创新航的业绩实现了飞速增长。2019年~2022年Q1,中创新航的收入分别为17.34亿元、28.25亿元、68.17亿元和38.97亿元,近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8.3%。
如果从装机量来看,从2019年的1.62GWh增长至2021年的9.31GWh,CAGR为139.7%。中创新航也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近3年装机量增长率维持在100%以上的企业。
可以说,在刘静瑜的掌舵下,中创新航起死回生,实现了质的飞跃。
3
内卷加剧
重回主流赛道,但是中创新航与一线梯队中的老大、老二相比还是差距甚远。
今年1~9月,虽然中创新航取得了装车量13.33GWh,排名第三的好成绩,不过市占率却仅为6.88%。行业老大宁德时代装车量为92.02 GWh,市占率47.51%;老二比亚迪装车量为43.06 GWh,市占率22.23%。
更应该令中创新航紧张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纷纷开始涉足动力电池产业,让竞争日渐激烈的产业又多了几分变数。
8月底,广汽集团投资了109亿元用于动力电池自主研发,并出资36.9亿元让参股公司广州巨湾建设生产基地。
在今年早些时候,蔚来汽车宣布投资2.185亿元,将在上海嘉定建设31个电池研发实验室、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1条电池包pack线。
更早的时候,长城汽车将动力电池事业部从内部独立,成立了蜂巢能源。不要小看车企孵化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宣布了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是600GWh,直接叫板宁德时代。根据蜂巢能源官方透露,目前已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已将近400GWh。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这两家企业在2025年产能就将接近1300GWh,而根据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届时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只不过1268.4GWh。
宁德时代(来源宁德时代官网)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吹的牛都能成真,那么到了2025年,仅仅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这两家企业,便可以满足全球的动力电池需求。
虽然吹的牛不一定都能实现,不过肉眼可见的是,动力电池这个赛道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卷。
当然,越来越卷的压力不仅源于竞争对手,还源于上游。
比如,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从2020年7月的4万元/吨,一路疯涨到今年3月的50万元/吨。2021年之前,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结构大致是:正极30%、负极18%、电解液6%、隔膜6%。但在去年涨价之后,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已经接近50%。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曾在演讲中谈到,现在车企是在给电池厂打工。其实,电池厂又何尝不是在给原材料厂商打工?
4
市值焦虑
面对一线梯队的强势、后起之秀的挤压,中创新航只能采取以价换量这种次优选择。
根据2021年营收和装机量比例测算,中创新航动力电池每瓦时价格0.65元,低于行业平均的0.84元,扣除其他因素外,每瓦时毛利润为0.03元。
以价换量的代价是,虽然中创新航的营收得到了飞跃的增速,但净利情况却十分不理想。
表面上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中创新航分别实现净利润-1.56亿元、-0.18亿元、1.12亿元,成功扭亏为盈,但实际上公司同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及补贴分别为3.09亿元、1.35亿元及3.65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那么中创新航将面临更严峻的亏损。
中创新航的盈利困难,在毛利率上也有体现。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主营业务动力电池的毛利率分别为5.2%、13.7%及5.5%;同期,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28.45%、26.56%、22.00%;2019年~2020年,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3.37%、24.72%、18.61%。中创新航与同行之间的盈利性差距明显。
不仅如此,中创新航用以价换量策略在抢了宁德时代的蛋糕后,也被宁德时代所“针对”。去年7月,宁德时代对中创新航提起诉讼,专利纠纷涉及的5项电池相关专利覆盖中创新航全系产品。宁德时代要求中创新航停止制造和销售侵权产品,并索赔1.88亿元,
今年5月,将索赔金额进一步提高至5.18亿元。8月,针对中创新航新的专利侵权,宁德时代再度提起诉讼,添加了不正当竞争,索赔金额1.3亿元,宁德时代的总计索赔金额达6.4亿元。
虽然中创新航方面一直表示专利诉讼并未对公司造成实质性影响,不过据《车圈能见度》了解,由于诉讼原因,还是劝退了许多本来想投Pre-IPO轮的投资者。
同时,《车圈能见度》还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中创新航本来打算是登陆科创板的。后来,一是盈利性暂时达不到科创板的要求,二是或许是诉讼原因,中创新航管理层突然改口转向港股上市,而港股由于流动性问题,估值自然较A股市场有所差距,也劝退了一部分投资者。
“还好Pre-IPO轮我们没投,目前市场价格还比Pre-IPO轮时要低,不然我们很不好向投资人交代。”有投资人向《车圈能见度》坦言。
目前,中创新航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389倍,而宁德时代的估值仅为54倍。这么一看,反而是A股的投资者比较保守了。
在成功上市当日,刘静瑜为公司定下了“全球前三”的新目标。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刘静瑜面对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作者 | 古月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END
原文标题 : 前有宁王后有追兵,中创新航“老三”难当
-
动力电池股第一刀,砍向中创新航2022-10-13
-
中创新航,老三的老二困境2022-10-12
-
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来了!中创新航能否复刻下一个“宁王”?2022-10-12
-
现有产能供不应求,中创新航新增产能按计划稳步释放!2022-10-09
-
中创新航正式登陆港交所:首家在港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市值超675亿港元2022-10-08
-
中创新航IPO,锂电江湖巾帼不让须眉?2022-10-08
-
涅槃蝶变这四年——复盘中创新航的华丽逆袭2022-09-27
-
创新铸造核心竞争力,中创新航迎战TWh时代!2022-09-22
-
天齐锂业近7亿认购中创新航港股IPO2022-09-22
-
天齐锂业“投桃报李”1亿美元参与中创新航港股IPO,锂价逼近51万元/吨大举回购A股2022-09-22
-
买得起修不起!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何频频爆出天价?2022-09-22
-
争上市、拼产能、抢客户,中创新航“刚”上宁德时代2022-09-22
-
沪看风云,纵论新能源汽车全球供应链“变革”2022-09-22
-
摆脱宁德时代阻击,IPO突围后的中创新航恐难“远航”2022-09-20
-
中创新航启动预路演,至多募集20亿美元:国内第二大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