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锂电网 > 焦点新闻 > 汽车圈也流行“买国货”?背后的原因竟是这些!

汽车圈也流行“买国货”?背后的原因竟是这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9 10:01:02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2021年08月19日关于汽车圈也流行“买国货”?背后的原因竟是这些!的最新消息:2021年7月,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升至46.4%,同比上升高达11.1个百分点。(微信公号:CNWAUTO)受疫情导致供应链停工、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以及缺芯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


2021年7月,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升至46.4%,同比上升高达11.1个百分点。(微信公号:CNWAUTO)

受疫情导致供应链停工、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以及缺芯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市场正经历“大洗牌”。刚刚过去的7月,主力合资品牌、豪华品牌销量下滑,而一年前市场份额跌至谷底的自主品牌,则不断抢回曾经失去的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22.2%,市场份额为46.4%,同比上升了11.1个百分点。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492万辆,同比增长42.8%,市场份额达到42.6%,同比上升了6.5个百分点。

对比汽车行业的整体走势,自主品牌的表现尤为难得。数据显示,7月汽车销量为186.4万辆,同比下降11.9%。另据中汽协预测,今年下半年,市场状况依旧不会好转,同比下滑将是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中国品牌强势反扑

根据乘联会7月厂商数据,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主力合资品牌均出现了销量的同比下滑,而不少自主品牌则出现了一定增长。当然,这与去年同期的基数高低也有一定关系。
此外,中汽协数据显示,在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五名的企业集团中,仅有北汽与华晨两家出现了下滑,多数企业不仅实现了增长,且增幅显著。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中,上汽占据榜首,销量达到95.2万辆,同比增幅34%;长安位列第二,销量为77.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60.8%;吉利则位居第三,销量达到73万辆,同比增幅为14.7%。此外,长城、奇瑞、比亚迪位列第四至六位,同比增幅分别为60.8%、83.7%以及60.9%。

乘联会数据证实,在今年7月进入销量榜单的前15家车企中,德系、日系、美系车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下滑,自主品牌增长明显。

其中,德系品牌受制于供应链的巨大缺口,出现市场回调,无法阻止市占率的下滑,7月为18.3%,较上月下降4.4个百分点。日系车基本保持了市场的稳定性和连贯性,7月市占率为22.1%,较上月仅微降0.1个百分点。美系车市场地位稳固,市占率为6.7%,较上月微降0.5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市占率为28.2%,较上月提升了5.2个百分点。

多重原因所致

首先,自主品牌受缺芯影响相对较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在全球车企缺芯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在供应链方面更为灵活,而合资品牌由于不能获取到足够芯片只能减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自主品牌或许将在8月下旬逐渐受到缺芯与供应链的影响。据悉,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工厂因新疫情关闭,博世部分芯片受直接影响。将“对祖国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国内不少汽车品牌也将面对缺芯及供应链的影响,这将对市场销量造成影响。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很大比例来自于自主品牌。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8%,1-7月渗透率10.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0.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5%。国内零售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45,782辆、上汽通用五菱32,800辆、广汽埃安10,604辆。

此外,汽车出口的拉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7月,汽车企业出口17.4万辆,环比增长9.8%,同比增长1.8倍。1-7月,汽车企业出口100.2万辆,同比增长1.2倍,超过去年全年。

以自主品牌中的出口大户奇瑞为例,其实现了出口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奇瑞7月出口量达到2.7万辆,1-7月乘用车出口量14.53万辆,与去年的5.03万辆相比,增长了188%。

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普通消费者在恢复生产生活后,购车、换车需求开始释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车消费。

整体来看,自主品牌竞争力相较之前有显著提升。自主品牌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品牌高端化等方面发力,并取得一定收获。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白热化,自主品牌能否继续保持向上的发展势头,仍是不小的考验。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 锂电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走出车辆设计的误区,降低对车载电池能量密度的期望 可提高十倍蓄电能力的硅基锂电池,何时装车?
为什么新能源车型是自动驾驶的最佳载体?电动车为何不用镍铬电池? 只需“一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增加电池储能资源
推荐锂电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