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态电池实现重大突破!
我国固态电池实现重大突破!十一假期期间,央视新闻、新华社连发报道,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领域取得重要突破。10月7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
十一假期期间,央视新闻、新华社连发报道,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0月7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效率低,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该材料不仅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
科研人员介绍,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当将其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电解质中“隐藏”的储能能力可在特定电位下被激活,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
10月8日,据新华社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与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世界性难题。相关成果已于10月7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据介绍,研究团队在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使其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至界面,形成富碘层,主动吸引锂离子填充孔隙,从而让电极与电解质保持长期稳定贴合。
经测试,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
【行业短评】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带来的一些潜在影响2025-10-13
-
告别里程焦虑?中国科学家这项“一体化”固态电池技术,可能就是答案2025-10-09
-
固态电池再受吹捧,这次不是“狼来了”?2025-10-09
-
80亿“豪赌”固态电池!二线锂电龙头国轩高科,激进扩张2025-10-09
-
固态锂电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中国新能源又要起飞了?2025-10-09
-
固芯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开工!2025-09-30
-
再下一城!楚能襄阳70GWh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2025-09-30
-
字节跳动杀入锂电池赛道2025-09-28
-
又一企业推出全固态电池2025-09-27
-
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2025-09-27
-
火热的固态电池赛道 , 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量产何时到来?2025-09-27
-
星恒电源斩获3GWh电摩锂电池订单!2025-09-25
-
宇树科技牵手锂电池企业!2025-09-25
-
100Ah全固态金旸电池明年将装车2025-09-25
-
火热的固态电池赛道,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量产何时到来?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