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净利暴跌700%,老兵加码储能博逆袭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5-08-24 10:03:13
热度:2

2025年08月24日关于净利暴跌700%,老兵加码储能博逆袭的最新消息:8月15日,南都电源(300068)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扣非净利润亏损2.499亿元,同比暴跌707.55%。这份看似惨淡的财报背后

8月15日,南都电源(300068)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扣非净利润亏损2.499亿元,同比暴跌707.55%。

这份看似惨淡的财报背后,却藏着二季度经营反转的信号——当季扣非净利润1839万元,同比增长164.8%。

储能行业价格战硝烟弥漫的背景下,这家铅酸电池起家的老牌企业正经历一场脱胎换骨式转型。上半年,公司锂电业务营收首次过半,达到19.94亿元,占比50.82%。

随着扬州10GWh集成产线等项目的推进,南都电源在液冷系统、半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正转化为商业订单,包括全球首个吉瓦时级半固态储能项目。

业绩触底,二季度现转机

南都电源的半年报呈现断崖式下滑。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下降225.48%。但分季度看,二季度已显复苏迹象单季营收27.84亿元同比微增0.93%,扣非净利润1839万元实现同比164.8%的增长。

亏损主因来自战略调整的阵痛。公司主动缩减再生铅业务规模,该板块营收10.86亿元同比锐减65.74%,毛利率跌至-5.52%。董事长曾坦言“一季度收入确认较少导致亏损,但业务转型已初见成效。”

经营现金流净额5.91亿元,同比大增233.84%,成为半年报少有的亮点。公司通过加强回款和供应链管理,在行业普遍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逆势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南都电源的产品结构正经历历史性转变。上半年锂离子电池产品营收19.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50.82%,首次超越传统铅酸业务。而2024年该比例仅为29.44%,显示战略重心正在转移。

产能布局同步调整,锂电池产能增至10GWh,在建产能4GWh;产能利用率提升到70.40%,较2024年提升2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铅蓄电池产能维持4GWh,公司明确“不再新增铅电产能”。

业务板块中,电力储能毛利率27.11% 保持领先,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18.90亿元同比增长34.09%,成为增长主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毛利率28.92%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资产负债率高企,港股IPO+海外拓展

价格战倒逼技术升级。报告期内,南都电源完成搭载314Ah半固态电芯的5MWh液冷储能系统量产应用,并发布20尺8.338MWh 储能系统Center L Max。

8月11日,公司拿下全球最大2.8GWh半固态电池独立储能项目,为固态电池技术在吉瓦时级储能项目的首次商业应用。不过公司高管保持谨慎,表示“固态电池业务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

通信储能领域,第三代高压锂电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实现数据中心场景100%不起火。针对算力中心能耗痛点,公司推出“储能+备电”综合解决方案。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上半年相继中标万国数据1.2GW 高压锂电数据中心项目、美国数据中心5.2亿元高压锂电项目、印度1.4GWh 储能项目、英国230MWh 储能项目等大型项目。

截至半年报披露,公司在手未发订单达64亿元,包括通信储能0.8GWh 及大型储能7.8GWh(海外2.3GWh)。这些订单为下半年业绩改善提供支撑。

从订单情况不难看出,海外市场成为突破重点。公司持续开发澳洲、欧洲、北美等市场,并拓展亚太、中东地区,上半年多次获得BNEF 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认证。

尽管南都电源面临的挑战,我们也不得不提。首先是自身财务上的压力,据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其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0.04%的高位。今年4月,公司启动赴港IPO计划,旨在为海外市场扩张输血,降低资产负债率。

在外部因素方面,诉讼纠纷带来不确定性。与新日股份的官司涉案金额达4.86亿元,业内人士指出“高额诉讼可能引发港交所审慎评估及投资者信心动摇。”

行业环境依然严峻。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三分之一系统集成商低于成本价销售。万润新能、海四达等企业已宣布储能项目终止或延期,南都电源却逆势推进产能建设,这场豪赌能否成功仍待检验。

南都电源选择了逆势扩张的道路。公司在手未交付订单达64亿元,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和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仍在推进。资产负债率高达80.04% 的背景下,赴港IPO成为其突围的关键一搏。

业内人士指出,“倘若港股IPO募资不足,或募资资金无法快速转化为技术突破或海外订单,其现金短债比压力可能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