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龙头缩减两大锂电项目规模!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5-08-29 18:03:40
热度:5

龙头缩减两大锂电项目规模!8月26日,高分子功能膜龙头长阳科技(688299.SH)公告,拟缩减“年产6.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和“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规模。根据公告,这两个项目的年产能将分别

8月26日,高分子功能膜龙头长阳科技(688299.SH)公告,拟缩减“年产6.5亿平方米储能动力电池锂电隔膜项目”和“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规模。

根据公告,这两个项目的年产能将分别变更为3.5亿平方米、2亿平方米。也就是说,原先两个项目合计10.5亿平方米的锂电隔膜产能,将缩减至5.5亿平方米。

据悉,年产6.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位于合肥,目前已完成3.5亿隔膜建设。

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位于浙江,目前已完成年产2亿平方米隔膜采购,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长阳科技表示,上述项目变更是公司基于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和当前市场环境等客观情况审慎作出的决策。在上述项目推进过程中,锂电池隔膜价格持续下行,长阳科技已完成建设的部分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2024年度亏损较大,毛利率不达预期,公司因此作出上述决定。

上半年净利下降150.11%

资料显示,长阳科技是一家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0年11月16日,2019年11月6日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动力电池及储能、太阳能光伏等领域。

发布上述项目调整公告的同日,长阳科技还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18.8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54.73万元,同比下降150.1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37.23万元,同比下降199.84%。

对于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原因,长阳科技解释称,主要在于公司缩减了隔膜、胶膜等低毛利率产品的销售及生产。同时,合肥、舟山子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减值损失,加之财务费用同比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分产品来看,长阳科技传统基本盘反射膜保持稳定,锂电池隔膜业务已成为最大拖累。包括上述两个变更项目在内,以及早期的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因设备转移,实际产能降为4.6亿平方米,此前规划的多个建设项目已大幅调整。

此外,半年报还显示,长阳科技在干法隔膜产品方面遇到客户投诉,已针对相关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信用减值。若后续无法与客户达成和解,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减值计提或客户索赔风险。

隔膜行业此前已达成“暂停扩产”共识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为响应响应、落实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部署,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8月上旬,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深圳召开了闭门座谈会。星源材质、中兴新材、惠强新材、沧州明珠、恩捷股份、博盛新材、天鸿新材、康辉新材8家隔膜企业参会。

同时,8家企业达成五项共识一是价格自律。将价格稳定在成本线以上,以利企业的生存。

二是科学释放产能。结合市场供需动态,科学调控生产节奏,参考供需比60%的合理区间。

三是暂停扩产。由于供需较大失衡,未来两年以消化现有产能为主,暂缓新扩产计划,集中优化存量。

四是加强产业链合作。加强产业链交流,成本信息共享,共同维护产业链的健康生态,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五是社会监督。希望产业链相关协会和社会监督,承诺在合理售价下,保证生产供给符合标准要求产品。

事实上,在行业周期下行、锂电产业链加大成本管控、产能过剩等因素下,锂电隔膜行业近年来价格持续下行,尤其是干法隔膜部分型号在2024年年底一度跌破成本线,导致众多企业干法产品线陷入普遍亏损的困境。

2025年隔膜价格虽止跌企稳,但考虑到宏观环境及市场供需情况,隔膜企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分化,由此将扩大企业盈利差距。这也是不少企业缩减、调整项目的核心原因。

SMM8月26日分析指出,本周湿法隔膜价格预计将延续稳定态势,其中5μm、7μm及9μm规格产品主流报价分别维持在1.35元/平方米、0.76元/平方米及0.74元/平方米;干法隔膜12μm与16μm产品主流报价已分别达到0.45元/平方米和0.44元/平方米。

从供需结构来看,供给方面,由于隔膜行业扩产周期较长,前期积累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市场整体仍处于供给宽松状态;需求方面,则受益于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需求的支撑,电芯企业采购订单保持稳步增长。

综合来看,短期内隔膜价格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