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PACK制造工艺系列:电池包集成盖板CCS设计开发要点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5-07-22 11:02:30
热度:6

PACK制造工艺系列:电池包集成盖板CCS设计开发要点欢迎来到各位小伙伴来到“PACK制造工艺系列合集”!接下来我们将对新能源电池包零部件的材料类型、制造工艺和设计要点进行逐个分析???? ,感谢阅读和关注~本文约1

欢迎来到各位小伙伴来到“PACK制造工艺系列合集”!接下来我们将对新能源电池包零部件的材料类型、制造工艺和设计要点进行逐个分析???? ,感谢阅读和关注~

本文约1200字,5张图片

阅读预计1-2分钟~

(1)汇流排设计

电芯之间的汇流排数量较多,一般为了降低成本,都采用高纯度铝排,并且无需进行镀镍,铝材多为AL1000系列。

汇流铝排的基本性能要求

铝巴表面应光滑(表面粗糙度要求一般为Ra3.2),平的,清洁,无明显尖棱,划痕、裂纹,压折,变形,毛刺、氧化底蚀、油污等缺陷;

表面不允许有深度超过0.5mm的起皮,起泡,翘曲和机械损伤;

电气接触表面不元许有碰伤,斑点、凹坑、压印等缺陷。

由于电芯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膨胀力,因此对于焊接在极柱上汇流铝排,一般都会冲压一条凸筋/凹筋,预留空间补偿电芯膨胀,避免刚性焊接结构应力集中导致开裂。

(2)温度检测

动力电池通常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这些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分布往往不均匀,因此CCS上的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由于铝排与电芯极柱焊接在一起,其温度基本一致。因此,温度传感器多设置在汇流铝排上。

目前,电芯的温度测量和采集基本都是在电芯外部完成的。有研究将温度传感器嵌入集成于电芯内部(例如方壳电芯上盖板),不过这种技术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大规模量产应用。

温度传感器与汇流排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

NTC镍片的布置原则

1)温度检测全覆盖布置在电芯本体、Busbar连接点、模组边缘等关键区域,一般来说,每1-3个电芯配置一个NTC传感器比较合理

过高的布置密度尽管提供的温度信息更多,但会显著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2)热点识别要及时在散热条件差或电流密度高的区域(如模组中心、散热通道末端)增设传感器

由于串联铝排导热系数较高,所以相邻电芯两个温度相差很小,往往只需要布置一个NTC

(3)电流保护

考虑到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热失控预防,CCS的信号采集组件上一般需要设置电流保护等措施。

保险丝设计FPC线路中集成保险丝(额定电流1-5A),熔断时间≤3s(5A电流下)

CCS中保险丝的布置需遵循分级保护、就近熔断原则,主要布置在温度和电压采样回路、汇流排主回路及连接器接口。

(4)FPC设计

CCS的信号采集组件种类较多,例如PCB电路板、FPC、FFC、FDC,线束等,目前主流方案是FPC,应用最广泛。

FPC的绝缘材料一般选择聚酯(PET)或聚酰亚胺(PI),耐高温高湿环境,并需具备一定的抗拉伸强度,防止电芯膨胀导致FPC回路撕裂。

FPC在CCS上的位置布置应该避开电芯防爆阀的泄压口,避免电芯热失控开阀时,喷发的热流将FPC损坏。分割线

原文标题:PACK制造工艺系列电池包集成盖板CCS设计开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