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设备关键环节,前中段引领突破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5-07-09 15:00:38
热度:4

2025年07月09日关于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设备关键环节,前中段引领突破的最新消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与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技术不断演进,其中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能量密度与更优的安全性,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设备环节作为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上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与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锂电池技术不断演进,其中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能量密度与更优的安全性,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设备环节作为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上游核心,其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进程也在悄然发生重大转变。

一、固态电池锂电技术的关键演进方向

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最大优势在于其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易燃易漏液的电解液,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能量密度潜力。当前,在政策扶持与企业布局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已步入快速发展期,产业化拐点临近。

三大主流固态电解质体系包括

•聚合物电解质安全性高、加工性好,工艺成熟但离子电导率偏低;

•氧化物电解质热稳定性强、电化学性能佳,材料脆性高、界面阻抗大;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成膜性好,稳定性差、对环境敏感。

不同电解质体系对工艺、设备及生产环境提出不同要求,这也促使固态电池制造设备进入快速创新期。

二、设备环节固态电池量产的“第一突破口”

从生产流程上看,无论是传统锂电还是固态电池,制造主要分为前段(制片)、中段(装配)、后段(测试)三个阶段。然而,固态电池在前段和中段设备上与传统液态锂电池存在本质差异。

1. 前段设备干法电极与高精度辊压是核心

传统电极制备采用湿法工艺,需大量溶剂,干燥过程能耗高。相比之下,干法电极技术通过“干混+干涂+压延”方式,完全无需溶剂,不仅环保降本,还能提升能量密度与界面稳定性。

关键设备包括

•干混设备(双刀片研磨机、球磨机)实现活性物质与粘结剂等均匀混合;

•干涂设备(螺杆挤出机、静电喷涂装置)形成电极膜;

•高精度辊压机提升电极片致密性、平整度与界面适配性,是设备升级重点。

报告指出,干法电极技术未来有望成为固态电池的主流制备工艺,相关设备有望率先实现放量。

2. 中段设备叠片工艺搭配等静压机提升致密性

传统电池多采用卷绕工艺,效率高但难以兼容脆性强的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则更适配叠片组装工艺,不仅能兼容多种电解质材料,还便于后续加压工序。

此外,解决“固-固界面”阻抗问题是提高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报告特别指出,引入等静压机成为破局关键。该设备能提供高达600MPa的均匀压力,大幅提升电池致密度与离子传输效率,优于传统辊压与热压工艺。

当前国内利元亨、纳科诺尔等厂商已开始布局等静压设备研发,与海外Quintus、Hana等企业形成竞争格局。

3. 后段设备少量优化,高压化成成趋势

相较于前中段的技术大变革,后段设备变化较小,主要为传统化成机、分容机的电压平台提升,适应固态电池更高的电压要求。注液机则因无液体电解质而被取消。

三、设备厂商竞逐“前中段红利”,产业链加速成型

固态电池的前中段设备率先受益,产业链上游厂商布局加速,报告对以下企业进行了重点分析

1.先导智能整线龙头,多项技术领先

•已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涵盖电极制备、电解质膜成型、电芯组装、致密化、高压化成等环节;

•产品已发货至欧美、日韩等主流市场,获得重复订单验证。

2. 利元亨深耕装备集成,首条硫化物产线投产

•中标国内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聚焦于前段装备防爆与防毒设计,具备工艺与安全双重优势;

•推出全球首台1800mm宽幅高速涂布机。

3. 纳科诺尔辊压设备龙头,深度参与干法与等静压设备

•专注辊压技术多年,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

•正推进干法电极、锂带压延、固态膜成型及等静压机研发。

4. 其他厂商

•曼恩斯特完成“湿法+干法”双线布局,具备高精度涂布能力;

•科恒股份首批交付干法涂布设备;

•赢合科技、宏工科技、先惠技术等亦在前段设备层面加速突破。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建议

报告认为,随着2026年起固态电池量产落地,前中段设备需求将迎来集中放量。建议关注以下几类厂商

•掌握干法电极/叠片/等静压等关键工艺设备的技术龙头;

•布局整线集成方案、具备系统解决能力的供应商;

•已获得客户验证、具备海外出货经验的企业。

2. 风险因素

•产业化不及预期技术路径、成本压降挑战仍在;

•下游需求波动新能源汽车、储能发展节奏影响需求;

•技术路线替代风险不同电解质体系所需设备差异显著;

•政策变化风险政策支持力度将直接影响行业发展节奏。

结语

固态电池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支撑其产业化的设备基础必须率先完成升级换代。从干法电极到等静压工艺,从叠片组装到整线集成,一场围绕“设备突围”的竞赛正在上演。对于产业投资者而言,站在前中段变革的起点,正是布局未来赢家的最佳时机。

原文标题:行业报告 |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设备关键环节,前中段引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