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锂电池化成工序电池出现低电压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电芯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5-03-21 14:03:09
热度:3

锂电池化成工序电池出现低电压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电芯的影响低电压是锂电池生产制造中化成工序的常见不良。锂电池低电压对电池性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产线上发生低电压不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一、化成工序低电压不良的原因分析1.预化成阶段不足杂

低电压是锂电池生产制造中化成工序的常见不良。锂电池低电压对电池性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产线上发生低电压不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化成工序低电压不良的原因分析

1.预化成阶段不足

杂质残留预化成截止电压不足时,无法有效去除电极中的水分、金属微粒等杂质,残留的杂质会消耗活性锂,导致首次库伦效率降低,电压平台下降。

SEI膜缺陷若预化成电压未达到电解液添加剂的反应电位,SEI膜的形成路径被干扰,导致膜结构疏松或致密性不足,增加锂离子传输阻抗。

2.充电截止电压设置不当

闭口充电电压过高导致过充时正极活性物质过度脱锂,负极析锂形成枝晶,甚至刺穿隔膜引发内短路,电压急剧下降。

充电电压不足如磷酸铁锂电池未达到3.65V时,未充分激活负极石墨嵌锂反应,导致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放电容量不足。

3.金属异物或界面接触异常

金属杂质引入正极或隔膜间混入金属粉尘等异物(如铜颗粒),导致内部微短路,直接拉低电压。

电极接触不良化成过程中产气未及时排出,隔膜与极片接触不均匀,局部极化增大,形成锂化合物沉积(白斑)。

4.工艺参数失控

温度异常高温加速电解液分解,生成过多CO等气体,影响极片浸润;低温导致电解液去溶剂化困难,锂离子嵌入不充分。

压力缺失未施加夹具压力时,产气堆积增加锂离子传输距离,阻抗升高,容量降低。

二、低电压不良对电芯的影响

1.循环性能劣化

SEI膜不稳定或锂枝晶生长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充放电末端极化加剧,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显著下降(如4.0V截止电压电池8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仅为88.6%)。

2.安全风险

负极锂枝晶可能刺穿隔膜造成内短路,引发热失控;正极分解产生的氧气加速电解液分解,催化产气反应,导致电池鼓胀甚至爆炸。

3.自放电加剧

SEI膜缺陷或金属杂质存在时,负极与电解液副反应持续消耗锂,电池静置电压加速衰减(如放电截止电压<1.5V时温升速率达20°C/s,电压归零)。

4.成本增加

低电压不良品需返工或报废,延长化成时间(如高温化成工步①在80°C时需40min才能充至3.7V),增加能耗与生产成本。

参考资料1.化成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王玲玲2.锂离子电池高温化成工艺研究,魏文飞-End-

原文标题:锂电池化成工序电池出现低电压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电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