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锂电网 > 焦点新闻 > 强者恒强,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更难了?

强者恒强,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更难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31 16:00:06   浏览次数:1377
核心提示:2024年05月31日关于强者恒强,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更难了?的最新消息:新能源汽车核心关注区的动力电池产业,国内市场一直以来都处在“两强”的绝对控制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瓜分了动力电池市场超过2/3的市场份额。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内卷


新能源汽车核心关注区的动力电池产业,国内市场一直以来都处在“两强”的绝对控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瓜分了动力电池市场超过2/3的市场份额。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内卷加剧,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正处于新一轮淘汰周期,技术迭代、新秀崛起、强者恒强等正加速竞争格局重塑。同时,海外新能源市场,也成为了动力电池企业新的突破口,今年国产电池厂商明显加快了业务出海的步伐,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也希冀通过海外市场获得打破格局的机会。

▍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地位稳固

据起点研究院(SPIR)以及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4月累计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20.6GWh,同比增长32.5%。

排名前15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LG新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极电新能源、孚能科技、多氟多、安驰新能源、河南锂动。

在这当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又是绝对的头部企业,装机量占据了市场70.78%的份额,位居第三名的中创新航,装机量为6.41%,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厂商分化加剧,一线电池厂商稳居头部,海内外市场全面布局,而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探的趋势下,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则显得突破更加艰难。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汽车行业产品,装载的动力电池成为汽车营销卖点之一,对于二、三线企业来说,国内突围机会不大,一线龙头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巨大,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中国市场的 “价格战” 等或将加速二线电池厂商进入产能整合与优胜劣汰的阶段。

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市场上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宁德时代一直占据着头部地位,而宁德时代的电池也是许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比亚迪则是得益于自身销量的猛增,配套电池也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专家表示,如果长城汽车的新能源产品能够快速拓开销路,那么旗下的蜂巢能源则有机会进行突破。

▍二三线企业布局海外或打开突破口

在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海外布局动力电池产能,欧洲多国、美国等正竞相吸引动力电池产业投资。由于汽车产业具有就近生产的特点,在与国际车企达成合作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出海”欧洲、东南亚等地。

而这或许也将成为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的新发展方向。此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合计获宝马160GWh订单;中创新航与法国Forsee集团就电池供应达成合作;蜂巢能源获得Stellantis近5.48GWh PACK电池包订单;国轩高科与5家欧洲国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欣旺达收到德国大众、沃尔沃的供货定点通知;远景动力斩获宝马、奔驰、雷诺等车企订单。

据高工锂电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国已有10余家动力电池企业展开了海外制造基地的布局,规划产能超500GWh。此外,还有超20家锂电材料企业赴海外建厂,包括锂电池关键材料以及结构件等大部分环节。

不过,对于独立出海的二三线电池企业而言,有行业专家对车市睿见表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如果企业推出的仅仅是同质化产品,破局或是缩小与头部企业差距的难度正在变大。但是,海外市场可能是一个差异化技术或其他优势落地的不错选择,这也是二三线电池企业成功出海的重要抓手。

此外,对于所有出海的电池企业来说,目前欧美等重要汽车市场纯电动车需求放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电池需求量的变化,也值得关注。上述人士表示,拉长时间线来看,“这是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胜出者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比亚迪

他特别建议,出海企业在合规性方面“做好功课”,规定范围的不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企业的成本,包括测试、人工,等等。

部分出海企业正在应对这样的问题。一位布局亚洲、欧洲市场的电池企业工作人员对车市睿见表示,目前出海的合规门槛在提高,“比如我们还需要对供应链做尽职调查,现在已经到电解液添加剂供应商的层级。”这位工作人员还提到,提交全面回收方案或是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的时间也在前置。

也有企业认为,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做功课”和人才储备的长期发展看也不都是门槛。这家已经在芬兰投资建厂的企业,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顺利通过了目标国的相关审核和听证会。

技术路线方面,除了液态介质锂电池外,固态电池技术同样值得持续关注。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二三线各家企业也同样存在着机会。

不过,固态电池,特别是全固态电池的成本还比较高,在规模上无法与现有成熟产品相比;同时,良率也需进一步地提升,供应链也尚待成熟。身居行业二三线的厂家,普遍希望借技术、商业上的差异化实现市场破局,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新方向也充满了挑战。

编辑丨杨 果

排版丨杨 朔

       原文标题 : 强者恒强,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更难了?

 
关键词: 新能源 锂电池 企业

[ 锂电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走出车辆设计的误区,降低对车载电池能量密度的期望 可提高十倍蓄电能力的硅基锂电池,何时装车?
为什么新能源车型是自动驾驶的最佳载体?电动车为何不用镍铬电池? 只需“一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增加电池储能资源
推荐锂电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