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当心出海“雷区”!
警示|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当心出海“雷区”!欧洲是全球极为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在推进汽车电气化过程中,欧洲面临哪些痛点?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有哪些雷区需要关注?中国企业如何破解在欧洲市
欧洲是全球极为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在推进汽车电气化过程中,欧洲面临哪些痛点?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有哪些雷区需要关注?中国企业如何破解在欧洲市场实现本土化的痛点?这一系列难题,已成为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的必答题。
在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3)上,多位中外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欧洲的真知灼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业务总监刘彦龙指出,从欧洲本土来看,痛点一是当地巨大的电动汽车需求,而配套的动力电池本土化的产能有限。
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为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企业,占比超93%,其中,中国企业装机量占比超63%。
欧洲虽然已经建成几家电池企业,有少量出货,但要满足车企大批量需求,还缺乏经验,以及更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
痛点二是欧洲本地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基地,面临巨大的建设成本和较长的建设周期的难题。中国企业在中国建设一个动力电池工厂,最快一年可以投产;欧洲企业在欧洲建厂,一般需要3年左右,而且成本比国内高很多。
刘彦龙认为,欧洲发展电动化,要加快跟中、日、韩企业的合作,目前中国、韩国的企业已经加快在欧洲进行本土化建设。
他指出,中国企业要实现欧洲本土化布局,需要关注欧洲电池产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以及如何融入到当地,融入到(当地)社区,得到(当地)居民、NGO组织(非政府组织)更好的支持和认可。
“同时,还要适应当地相关要求。欧洲相关标准比我国更严苛,如果单纯按照中国的标准生产设备,进入欧洲可能无法满足要求。这一点中国企业要高度关注。”刘彦龙指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我们协会组织的中国电池产业国际化的相关论坛,了解各国包括法规、文化、标准等要求,交流海外市场本土化经验,提前做好规划,从而减少中国企业到欧洲建设的成本和风险。”
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博岚先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欧洲的难点:
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在国内的产业化速度相比,欧洲的行动速度往往达不到中国企业所期待的高速。
另一方面,中欧文化差异背景下,欧洲人习惯于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做事,同时,他们发现有越来越多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落地欧洲,正在对中国企业形成新的印象。在此过程中,文化融合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企业需要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本土化过渡。
在电池中国看来,这表明,中国产业链企业勇敢进入欧洲市场的同时,也要直面中欧文化差异、行动速度差异等所带来的挑战。
瑞士大苏黎世区经济促进署副署长胡博先生从五个方面指出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欧洲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欧洲不是单一市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指标,电动汽车在不同国家新车渗透率有较大差距,因此,各国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差别非常大。
二是,要说服更多消费者,以及对电动汽车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帮助他们欣然接纳电动汽车。
三是,电动汽车价格和充电站的可及性,对消费者选购电动汽车关系密切。目前,很多消费者不了解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燃油发动机的汽车,而且他们对充电站可及性和充电时间慢表示焦虑。
四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文化、服务、声誉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五是,中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需求,这对普及自身的产品非常关键,目前不止是电动汽车,还有储能领域,欧洲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由此,电池中国认为,欧洲各国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差别,对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而言,增大了在欧洲布局的难度,如果要实现多国就近配套,仍需对不同国家市场及车企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通过中国动力电池领先技术的应用,缓解用户充电焦虑,可以助力欧洲汽车电动化进程。
多位嘉宾多角度剖析了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欧洲面临的难点,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部署,避免踏入“雷区”,从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差异、法律法规要求是各位嘉宾频频提及的挑战。华宇动力电池研究院院长陈建也表示:“欧洲确实有很多独特的文化,以及非常成熟的法律体系,我们是抱着尊重当地文化、法律法规之心,甚至是敬畏之心去做这块市场,这是本土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手段,也是对任何海外市场都需要采用的态度。”
陈建还指出,具体到每个市场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要以用户为中心,从而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综上,中国企业要进入欧洲市场确实面临各种痛点,尤其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差异,还包括欧洲不同国家各自文化种族的差别。因此,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习惯,同时引导欧洲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多维度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优点、优势,从而让中国企业获得当地市场认可,这是中国出海产业链企业的必修课;融入当地,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欧洲建立良好的生态圈,获得长久发展。
-
本田考虑投资140亿在加拿大生产电动汽车及电池2024-01-10
-
用时仅9个月!欣旺达汽车电子专业生产基地开园!2023-12-27
-
卖给长城汽车电池单价比同业高45%,没有老东家“输血”,蜂巢能源将会怎样?2023-12-19
-
华宝新能亮相COP28,展现中国企业“绿色”力量2023-12-12
-
电动汽车库存“堆积如山”2023-12-06
-
蔚来汽车电池部门全裁员?2023-11-15
-
同三星SDI签约后 现代汽车电池供应商就已囊括韩国三大厂商2023-11-04
-
调研丨巨湾技研:极速充电将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加速器2023-10-11
-
OCSiAl欧洲单壁碳纳米管设施正在建设中,每年可供应百万辆级别电动汽车2023-09-16
-
调研 | 固恒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价值“洼地”明年将起势2023-09-14
-
中国电池企业登陆德国!德国总理:“不要被中国企业的崛起吓到”2023-09-13
-
小米汽车电池供应商敲定两大巨头!2023-08-23
-
动力电池前十榜出炉,中国企业占六成2023-08-18
-
近500辆宝马和奔驰电动汽车着火2023-08-01
-
土耳其总统赠沙特王储“国礼”电动汽车T10X 知道电池哪家的吗?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