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下的全产业链储能布局,中车株洲所在价格与价值间做何选择
2025年04月18日关于合纵连横下的全产业链储能布局,中车株洲所在价格与价值间做何选择的最新消息:【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储能行业已成为资本与技术竞逐的超级赛道。中车株洲所仅用三年时间便问鼎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首,公司正以&l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储能行业已成为资本与技术竞逐的超级赛道。
中车株洲所仅用三年时间便问鼎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首,公司正以“黑马”姿态异军突起。
24年9月,中车株洲所牵头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合纵连横的储能“超级联盟”正在打造央企合作新范式。
然而,“储能标王”、“年度黑马”的背后是中车株洲所颇具话题度的低价,在储能行业即将开启的价值定义时代,中车株洲所又该如何作为?
以下为正文
01
年度“标王”的狂飙之路
从2023年反超海博思创坐上国内系统集成商出货量头把交椅,再到2024年成为储能江湖的年度标王,中车株洲所正在开启自己的狂飙之路。
据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技术总监罗文广透露,公司2024年并网项目达到73个,装机容量12.67GWh,与2023年全年4GWh的装机量相比,疯狂增长超过200%。
要知道,2022年初中车株洲所的综合能源事业部才成立,公司进军储能领域至今也仅三年的时间。
而中国中车的业务涵盖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新能源几大板块,储能在新能源序列中甚至位列风电叶片、光伏开发之后。
然而,2023年株洲中车所营收达到523亿元,公司总资产规模也突破900亿元,至914亿元;公司成为中国中车四大核心子公司中最强的“实力派”。
“黑马”的背后,是老牌央企的厚积薄发。
公司在过去的长期发展历程中,积累了电子电力、控制、软件、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经验,并将业务从轨道交通延伸至风电、光伏、汽车工业。
进军光伏的经历,让公司在2009年成为唯一布局光伏逆变器的央企,而依靠过去这一核心设备的技术积累,公司的储能逆变器有效实现了技术迁移。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领域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让中车株洲所有了将“能量转化为动力”的硬核实力。
中车株洲所已建立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竞争力,同时,公司还自研IGBT等半导体核心零部件以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
由此,中车株洲所的狂飙不仅仅在储能领域,新能源的各个领域公司都有亮眼成绩。
2013年以来,中车株洲所风电产业连续多年突破百亿规模,成为继轨道交通、新材料之后的第三个百亿产业;在乘用车电驱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纯电、混动两大电驱动系统集成平台,累计量产超过60万台套。
雄厚的资金、高超的技术、强硬的背景之下,中车株洲所狂飙势头不减。
02
合纵连横的储能“超级联盟”
当前,中车株洲所正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横向联盟,构建难以复制的生态壁垒。
24年9月,中车株洲所牵头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
其中,电芯企业包括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温控的合作,中车株洲所集合了英维克、海信、同飞股份、美的等主流厂商;BMS&EMS的合作囊括了协能科技、高特电子、中汇瑞德、中航华亿。
在产业链上游,中车株洲所正通过技术协同,引领“双六时代”的电芯革命。
2025年1月,中车株洲所与鹏辉能源联合推出的688Ah风鹏电芯正式下线,储能行业正式迈入“电芯容量600+Ah、系统容量6.XMWh”的“双六时代”。
与当前主流的314Ah储能电芯相比,688Ah电芯单体容量提升119%,体积能量密度提升7.5%,电芯成本预期降低6%以上,20尺单舱储能系统容量更是达到6.9MWh。
除鹏辉能源外,瑞浦兰钧、楚能、国轩等6家电芯厂的电芯实物也已经成功下线。
其中,公司与瑞浦兰钧合作的电芯单体电量达2.2度电,体积能量密度超435Wh/L,实现了储能电池最大能量配置;与该电芯配套的6.9MWh储能系统,相较于5MWh产品可节省约20%占地面积、减少约20%零部件数量、节省约8%初始成本。
在产业链中游,凭借中国中车集团的央企背景,中车株洲所与五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形成天然合作纽带。
当前,中车株洲所和中城大有签订储能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储能生态圈;和南方电网储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广州时代启智电力,以电压源型SFC(静止变频器装置)项目为起点,在抽水蓄能和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深化合作。
公司客户涵盖华能、大唐、中广核等头部能源企业,这种“朋友圈”优势,使其在招标中兼具技术评分与商务关系双重加分项。
在产业链下游,中车株洲所正在全国基地织就交付网络的产能布局。
从宁夏海原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车株洲所先后投运了新疆昌吉新型储能基地、锡林郭勒新型储能基地,还有年产12GWh的宜宾生产基地这三大生产基地。
其中宜宾基地单线年产能达8GWh储能PACK+8GWh储能直流舱集成产线,锡林郭勒基地可辐射河北、内蒙古、山西等范围客户,实现“区域化生产、属地化交付”的敏捷响应模式。
这种产能前置策略,既降低物流成本,又增强对地方市场的渗透力。
合纵连横的产业联盟让中车株洲打造出长期发展的良性生态圈,而生态重塑之后,储能又该追随何种价值主义?
03
价值重构的行业临界点
2025年2月8日,国华投资2024年第四批储能系统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以单价0.426元/Wh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标王”称号之下,业内对中车株洲所的头部顺位早已见怪不怪;然而,不断刷线行业底线的竞标价还是引起不少争议。
这不是中车株洲第一次凭借低价竞标脱颖而出。
2023年,广东省能源集团新疆有限公司225MW/900MWh储能系统采购中,中车株洲所报出了0.638元/Wh的低价;2024年2月,青海两大储能电站的招标中,中车株洲更是以0.592元/Wh的报价在27家竞争者中位列倒数第二。
2024年7月,中车株洲所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和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的储能项目竞争中又一次掀起低价竞标战,给出了0.495元/Wh和0.435元/Wh的惊人价格。
行业红海之下,项目竞争已从单纯的技术比拼,演变为资金实力、供应链整合与战略定力的全方位较量。
不得不承认,中车株洲所有低价叫板的实力。
一方面,背靠大型央企,中车株洲所更容易凭借低成本融资、规模化采购和客户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公司拥有六十余年的变流技术以及二十余年的储能技术积累,不管是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源侧领域,还是在电网侧及用户侧、交通领域,中车株洲所均可提供完整的核心装备和解决方案。
然而,低价竞争终究难以持续,行业内卷势必要从“价格内卷”到“价值内卷”。
2021年7月10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比亚迪、华为等12家储能头部企业发起并签署了《关于推进储能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自律公约》,并明确指出要共同表示反对不顾安全的低价市场竞争行为。
面对行业从“卷价格”向“卷价值”的转型,中车株洲所如能发挥表率作用,毫无疑问将改善上游供应商的生存处境,也有利于对电力系统客户产生正向引导。
04
尾声
在能源革命的巨浪中,唯有将产业洞察、技术沉淀与战略耐心深度融合,方能穿越周期,引领变革。
中车株洲所的崛起,既是技术积累与战略胆识的胜利,也暴露出行业深层矛盾当低价成为常态,技术创新是否会被成本压制?当储能强配终结,头部企业又该如何引领行业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前,中车株洲所的合纵连横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宝贵样本,即通过产业链生态构建与核心技术自主化,央企完全可以在高度市场化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然而,无底线的低价竞争,不仅对行业无利,更将危害自身长期的发展,作为储能领域的央企代表,中车株洲所有能力带领行业向长期价值主义转型,一来可为上游创造更多生存空间,二来可为下游创造更多用户价值。如此美美与共,是行业发展长策。
原文标题:合纵连横下的全产业链储能布局,中车株洲所在价格与价值间做何选择
上一篇:板块拉升,固态电池的竞赛开始了
-
新能源车节约的原油去哪里了?2025-04-18
-
东方日升闪耀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数智赋能光储未来2025-04-18
-
业绩持续超预期,碾压各种巨无霸,最值得关注的储能新贵2025-04-18
-
晶科深夯储能“护城河”2025-04-18
-
5年跻身全球前三,今闯港交所,储能最强“新秀”是怎么炼成的?2025-04-18
-
华润新能源IPO募资245亿,补贴退坡,储能项目成胜负手2025-04-18
-
中马关系新“黄金50年”:储能产业下南洋2025-04-18
-
从314Ah到600+Ah:欣旺达解码大储电芯跃迁路径2025-04-18
-
动力电池要快充,储能电池要长寿?一文说透两大电池的4层差异链2025-04-15
-
曹德旺家族又拿下一个IPO,新能源独角兽市值破210亿!2025-04-15
-
光至科技电池壳毛化案例分享 | 助力新能源领域技术新升级2025-04-15
-
储能业务大爆发!同比大增超500%,阿特斯“第二战场”曙光初现2025-04-12
-
远景动力亮相ESIE 2025,树立“交易时代储能电芯”标杆2025-04-12
-
安全体系脆弱,场景适配不足,移动储能车如何走出“欣”纪元?2025-04-12
-
风鹏600Ah+大电芯2025年量产倒计时!可靠与高效树立双六时代新标尺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