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一朝风口起,立中集团“麻雀变凤凰”?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2-07-20 18:01:03
热度:62

一朝风口起,立中集团“麻雀变凤凰”?是谁给了资金勇气,一路推高立中集团股价?7月19日,上周五刚以20%的涨幅刷新历史高点的立中集团(300428.SZ)大跌近10%。不过,即便如

是谁给了资金勇气,一路推高立中集团股价?

7月19日,上周五刚以20%的涨幅刷新历史高点的立中集团(300428.SZ)大跌近10%。不过,即便如此,立中集团市值仍有240亿元左右,是一年前的3倍多。4月26日以来,立中集团股价最多上涨160%,在A股位列前茅。

然而翻看立中集团的业绩,只能说平平无奇。

2019-2021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只有16.78%和-12.2%。虽然2021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14%,为上市以来最高,但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4.04%。进入2022年,立中集团依然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几乎0增长。

那么是谁给了资金勇气,一路推高立中集团股价?

01

一体化压铸的想象力

现金流、毛利率都是浮云?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以来,立中集团一共被调研34次,在申万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一,涉及机构612家(次)。而在此之前的6年多,调研次数仅有23次,涉及机构38家。

在持续半年多的调研中,一体化压铸都是妥妥的C位,而免热处理合金是一体压铸的必选项。

在新能源车的发展过程中,续航的痛点挥之不去,每到假期总会看到充电一小时、排队三小时之类的新闻。“以铝代钢”是通过汽车轻量化实现更长续航的行业共识。而一体化压铸则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保护锂电池免受外界碰撞和挤压,提升车身骨架的安全性。

立中集团最早在2021年半年报,披露了所研发的LDHM-02免热处理合金材料,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

在6月给投资者的回复中,立中集团称公司是国内唯一取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企业,该产品已于2020年12月小批量生产。不过不是model Y一样的一体化压铸底板,而是用来生产某国际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的电池支架结构件。据悉,蔚来ET5有望成为特斯拉model Y之后首款使用一体压铸的车型。各大压铸厂也已纷纷采购大型压铸机摩拳擦掌。

立中集团认为,2022年是一体化压铸行业深度合作和量产进一步落地的一年,未来随着一体化压铸产业从新势力品牌扩展到传统乘用车品牌,从新能源汽车扩展到燃油车,免热处理合金的需求量预计将实现大幅提升,在2023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于2024-2026年进入市场的爆发期。

但是,在一体化压铸的想象力之下,随着上市公司所并购资产越来越多,业务越来越复杂,财务状况却并不乐观。

2015 年IPO之初,上市公司还叫四通新材,主营功能中间合金业务。2018 年,四通新材收购立中股份,新增铝合金车轮业务。2020 年,新天津合金、新河北合金注入上市公司,增加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2021年6月,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由“四通新材”变更为“立中集团”。

立中集团三大主营业务功能中间合金、再生铸造铝合金和铝合金车轮产品均为国内细分龙头,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从熔炼设备研发制造、铸造铝合金研发制造、功能中间合金研发制造、车轮模具研发制造、车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制造完整产业链的公司。

但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却逐年走低。2017年,上市公司负债率仅有20.41%,但2021年已达到63.27%,2022Q1进一步增至64.18%。2021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分别只有1.36和0.88,资金属于偏紧张状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在2019-2021年连年下降,2021年甚至为负。

盈利能力上,2019年上市公司毛利率曾达到20.44%,但截至2021年下降至9.35%,2022Q1更是仅有8.16%。有了毛利率的拖累,尽管财务杠杆在增加,但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加权)仍然连年下降,2021年仅为9.72%,较2017年减少6.05个百分点。

当然,暴涨的股价说明了,什么毛利率下降,什么现金流紧张,在市场资金面前统统不是事儿。

02

布局新能源材料

剑指2023年

除了立足主业的一体化压铸和免热处理合金,立中集团也看上了新能源锂电新材料。这也是过去一年多上市公司中的一大潮流,包括万华化学、杰瑞股份、紫金矿业、龙蟒佰利等在内的各行业龙头,纷纷跨界进军锂电池。好像再不布局,“这碗羹”就被分完了。

2021年7月,立中集团宣布投资约 12 亿元分两期建设新能源锂电新材料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期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二期项目建设期为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

来源:立中集团公告

该项目具有诸多重大意义,一是产出氟硼酸钾、氟钛酸钾、氟锆酸钾以及氟硅酸钾等氟化盐产品,保障中间合金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投资建设氟化钠(电子级)产能 3000 吨/年,用作钠离子电池材料端的技术储备。三是建设六氟磷酸锂(LiPF6)产能 1.8 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产能 0.8 万吨,可以开辟另一主业。

在6月的调研中,立中集团表示,锂电材料项目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建设,主要生产设备已签订采购合同,订单业务已开始洽谈。

03

是否被高估?

股票激励矛盾凸显

为了激励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立中集团于今年2月发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计划拟以11.09元/股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不超过2,855.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63%。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300.00万股,占该计划股票数量的80.56%;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555.00万股,占比19.44%。

该计划业绩考核以具体的盈利金额为标准。其中,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2022-2023年累计不低于13.2亿元,2022-2024年累计不低于21.84亿元。如果以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达到6亿元、7.2亿元、8.64亿元计算,那么2022-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对应为26.49%、20%和20%。如此一来,当前50倍的市盈率(TTM)明显高估了。

而且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下,仍有部分激励对象自愿放弃公司拟授予的77.23万股股票,最终首次授予数量也下调至2222.77万股。

从立中集团所预期的,一体化压铸2023年快速发展,2024-2026年全面爆发。以及锂电新材料于2023年开始释放产能,2024年全面投产。那么,2024年可能会迎来业绩爆发期。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边是蜂拥而至的看好资金,另一边却是自愿放弃的股权激励。孰对孰错恐怕需要市场给出答案。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冷静一些总不是坏事。

本文作者 | 张贺    

来源 | 英才杂志

       原文标题 : 一朝风口起,立中集团“麻雀变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