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2500亿的华为,为称霸汽车市场,自主造车或成为一条不得不选的道路
损失2500亿的华为,为称霸汽车市场,自主造车或成为一条不得不选的道路华为公布了2021年的业绩预告,营收大约6340亿元,较上年下滑了2500多亿收入,虽然它已成立五大军团希望拓
华为公布了2021年的业绩预告,营收大约6340亿元,较上年下滑了2500多亿收入,虽然它已成立五大军团希望拓展多项新业务,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些新业务都面临不小的困难,倒是汽车业务应该是最有希望发展起来的,而要推动该项业务发展,自主造车将成为它不得不走之路。
华为开拓新业务不容易
华为成立了五大军团,并且在那场活动中声势浩大,然而这一年时间以来,这些新业务的发展却面临不小的困难。
华为希望推广5G应用,借助自己的5G技术优势在5G应用方面获取收入,然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推广相关部门却暂停了数百项5G应用的推广,其中暂停推广的重要应用之一包括之前广泛宣传的远程手术,显示出5G应用推广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导致如此结果与5G技术自身的短板分不开。
长期以来各方面强调5G的超低时延,然而这个超低时延仅仅是指基站到终端侧的时延,而基站到服务器侧的时延有大约数十毫秒,这个时延的存在导致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涉及生命安全的5G应用需要慎重。
5G的高成本问题,对各行业推广也造成了困难。由于5G网络建设的超高成本,两年多时间过去运营商只是在城市区域覆盖了5G网络,原因是高频的2.6GHz、3.5GHz频段建设的5G基站覆盖范围太小,以及5G基站的能耗过高等给运营商造成巨大的困难,最终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共建700MHz 5G覆盖广阔的农村地区,未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可能租用这张700MHz 5G网络,然而700MHz 5G的时延、无线数据速率都与此前宣传的5G超低时延和超大带宽有差距。
成本问题也影响到了5G工业互联,业界都清楚对于制造业来说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较低的成本更是中国制造称霸全球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正是因为成本问题,当前中国移动近10亿物联网用户多数都是基于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的2G或LTE Cat1技术。
相比起五大军团计划进入的新行业面临的变数,汽车业务倒是其中已看到起色的业务,并且已带来不小的收入,或许汽车业务将成为华为今年拓展的重点。
2.自主造车或成为华为不得不选的道路
2021年华为与北汽新能源、重庆小康和长安合作造车,不过北汽新能源和长安都不仅仅是与华为合作,它们都与其他自动驾驶企业有合作,只有重庆小康全力与华为合作,而重庆小康与华为的合作渐见起色。
重庆小康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SF5推出后,头几个月的销量只有数百辆一度受到质疑,不过后来销量逐渐上涨,2021年10月份销量达到2200辆,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也曾接近前30名,全年销量超过7000辆,这7000多辆的销售收入估计能带来超过16亿的收入。
负责汽车业务的余承东已喊出了今年汽车销量30万辆,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销售收入更是达到600亿,这虽然尚不能完全弥补手机业务收入的损失,但是却已与华为之前三大业务之一的企业业务接近,只不过汽车业务是与汽车企业合作,华为只是从中分成,因此能获得的收入其实并不高。
如果华为实现自主造车,汽车业务收入完全归于华为,那么汽车业务将成为华为的第四大收入来源,甚至有乐观预期指华为未来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望带来6000多亿收入,更是几乎再造一个华为。
迫使华为选择自主造车的原因还在于诸多汽车企业都不希望成为科技企业的附庸,如上海汽车所谈到的灵魂之说,其他汽车企业虽然没有发表排斥科技企业的言论,但是它们多数都默默自主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即使与科技企业合作也强调主导作用;另外国内自动驾驶技术领先者百度已与吉利成立合资企业造车,苹果与诸多汽车企业商谈合作都失败了最终很可能自主造车或是由长期合作伙伴富士康代工生产汽车。
华为自身也已拥有了几乎全部汽车技术,它在2021年底发布的AITO问界M5除了制造之外几乎包揽了汽车的全部环节,因此有人笑言如今的华为汽车就只差建立自己的汽车工厂了。
华为如果未来真能实现年销30万辆以上的汽车,那么它就已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强企,去年名声鹊起的比亚迪之前年销汽车也不过是40多万辆,支撑起如此规模的汽车销量也需要拥有自己的汽车工厂。
综合各方面来看华为自主造车可能是最终不得不做的选择,毕竟时不我待,掌控了汽车制造才能更好地推进它的发展规划,加速该项业务的发展,以快速弥补手机业务的损失。
原文标题 : 损失2500亿的华为,为称霸汽车市场可能不得不自主造车了
-
需求井喷VS动力电池掣肘,新能源汽车赛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022-02-03
-
楚能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落户湖北孝感2022-02-03
-
动力电池价格上涨,比亚迪加入涨价大军?纷纷涨价的新能源汽车还有竞争力吗?2022-02-03
-
比亚迪、小鹏等“明星”车企领跑、巨头玩家虎视眈眈,新能源汽车开启三国杀!2022-02-03
-
欲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赛道稳占头部,亿纬锂能疯狂出击抢“锂”大战2022-02-03
-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涨价将成趋势,比亚迪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2022-01-25
-
动力电池成本暴涨,补贴退坡,连比亚迪都全线涨价了!未来新能源车会越卖越贵?2022-01-25
-
2022,新能源逆流而上!2022-01-25
-
比亚迪正式落子襄阳,投资百亿建新能源产业基地2022-01-25
-
特斯拉能否坐稳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头把交椅”?2022-01-25
-
黑猫股份5万吨PVDF切入新能源材料产业2022-01-24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龙头股能否跑赢美股?2022-01-24
-
补贴退坡,动力电池的成本上涨,2022“利空”新能源汽车?2022-01-24
-
宁德时代投资频率加速,比亚迪频频出手,2022把公司卖给新能源巨头2022-01-24
-
实现锂电池的极速加热,收购电池包技术,长安新能源谋定而动,高能爆发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