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锂电网 > 市场动态 > 单挑日韩,这家科创板电池企业凭什么成为三星最佳合作伙伴?

单挑日韩,这家科创板电池企业凭什么成为三星最佳合作伙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9 10:01:01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2019年09月19日关于单挑日韩,这家科创板电池企业凭什么成为三星最佳合作伙伴?的最新消息:“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杭可科技在新一波潮流中,要成为弄潮儿。”在25位首批科创板“新贵”中,曹骥算是一个“异类”。这位与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等同时代的“84派”企业家,如今正与商


“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杭可科技在新一波潮流中,要成为弄潮儿。”

在25位首批科创板“新贵”中,曹骥算是一个“异类”。这位与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等同时代的“84派”企业家,如今正与商界后辈们一起冲刺在科创板的浪潮之巅。

他所执掌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可科技”,688006)是锂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主要生产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等锂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的核心设备。

杭可科技曾仅耗时60天过会,创科创板神话。随之而来的半年报季中,曹骥又以净利润全板第四名的成绩,回应了资本市场的热捧。

杭可科技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约6.3亿元,同比增长24.76%,净利润约1.79亿元,同比增长31%。

曹骥在科创板新舞台长袖善舞之时,恰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发展快轨。政策与资本双重助推,让这位蛰伏已久的老牌锂电池上游供应商嗅到技术换市场的机会。

凭借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杭可科技成为国内极少数可实现整机成套设备出口的后处理设备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与宁德新能源、比亚迪、韩国三星等国内外明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占据全国20%的市场。

“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在新的一波潮流中,要成为弄潮儿。选择科创板,目的是把企业推得更高一点。”曹骥说。

定制之王

科创板开市当日,曹骥以134.38亿元身家荣登科创板财富榜榜眼。他身后的锂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行业也随之浮出水面。

锂电池制造工艺复杂,分为前中后三道工序。只有经过后段处理,电池才能达到可使用状态。后段对锂电电芯及电池组的稳定性等起到关键作用,其生产约占整个生产线价值量35%。

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涵盖计算机软件、嵌入式控制、精密机械、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以及数据库系统等诸多专业,是一个大型的定制型系统。

后处理系统的核心技术集中于充放电过程电压/电流的控制检测精度、能量利用效率、充放电过程温度/压力控制、系统集成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杭可科技是锂电池后段领域的佼佼者。

早在22年前,该公司就研发了首台软包及圆柱锂电池充放电设备。

发展至今,曹骥不断提高充放电的控制精度与检测精度。截至目前,杭可科技已做到电压控制/检测精度为万分之二、电流控制/检测精度为万分之五的高水准,精度高于一般同行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设备制造商。

但杭可科技并不缺竞争对手。在另两大锂电池强国韩国和日本,韩国PNE Solution 公司与日本片冈制作所各占山头。与国内厂商相比,日韩企业起步较早,产品精细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价格优势和本土化水平成为国内供应商克敌制胜的法宝。不过,在国内市场,曹骥的竞争对手名单中仍不乏诸如广州擎天等国字号高新技术企业。

为实现突围,这位深耕精密仪器领域35年之久的老将从不吝惜在技术上的投入。

“杭可科技自设立以来便一直重视研发工作,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在过去四年间研发费用占当期收入始终在5%以上,且研发人员配置占比高达20%。”曹骥说。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该公司由核心技术带来的核心产品收入达9.7亿元,占总营收的87.82%。截至今年3月31日,杭可科技已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软件著作权9项。

不过,比起等身的专利证书,更让曹骥引以为傲的或许是杭可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他坚持将“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稳定,均具有 10 年以上行业经验”写入招股说明书。

在这支由他本人率领的四人小团队中,赵群武、俞平广两人均数十年追随曹骥左右,成为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左膀右臂,这在商品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实属不易。而34岁的青年干将刘伟,则为这个科研铁三角注入新的活力。

在四位技术骨干的带领下,杭可科技建立起一个拥有300名以上研发工程师的科研队伍,和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定制化研发机制。

凭借高效的定制化订单生产能力,杭可科技于去年获得韩国三星颁发的“BEST PARTNER”最佳合作伙伴奖项,成为该领域受到国际认可的明星供应商。

技术优势在杭可科技的财务数据上得到佐证。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现金流量净额达1781.03万元。

在众多国内锂电池上市公司净利率纷纷下降之时,杭可科技近四年来均保持上升态势。经历多年迅猛增长,去年该公司净利率仍高达26%。

而横空出世的科创板,为67岁的曹骥继续书写科创传奇搭建了一个新的舞台。

35载传奇路

7月22日,当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体鸣锣之时,坐落于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杭可科技却一切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过去数十年里,这家低调的锂电池上游企业一直隐藏在另一家当地巨头的光芒之下。

数月前,万向集团新掌门人鲁伟鼎曾豪掷713亿,押注新能源汽车,并欲在萧山打造一个年产80GWh的锂电池基地。

作为万向的供应商,杭可科技也迎来发展新契机。而曹骥本人,其经历与鲁伟鼎之父——“中国民企教父”鲁冠球颇为相似。

时间倒流回1984年。当年,华为、万科、海尔等企业相继创办。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现代企业发展元年”。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初为人父的曹骥也于当年创办杭可科技的前身——杭州可靠性专用仪器厂(以下简称“杭可仪“)。

四年后,经当地政府批准,杭可仪的企业性质变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怀着“84派”企业家特有的创业热情与实干精神,曹骥带领杭可仪在军用特种电源行业开辟出一片天地。

但杭可仪真正成为一家私有企业是在11年后。1999年1月,经当地政府批准,杭可仪正式由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曹骥等 80 人成为新公司股东。其中,曹骥占出资额的 49%,并担任改制后杭可仪董事长、总经理。

此时的曹骥早已悄然调整航向。此前两年,杭可仪首台64通道圆柱锂电池化成设备开发成功。该公司从此进军锂电池后处理设备领域。

改制后,杭可仪新领域继续高歌猛进。2003年,该公司第一代高精度线性充放电技术开发成功,实现国内首创数字控制高精度模拟信号基准合成技术,达到当时日本设备的精度水平。

这一技术突破使国产化替代成为可能。在国内站稳脚跟后,曹骥又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此后数年,杭可仪先后成为首家打入索尼和三星SDI的中国充放电设备供应商。

不过,比起其他”84派“企业家,曹骥直到2013年才真正迎来事业大发展的春天。

当年,中国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始执行补贴政策。次年,国家高层作出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政策红利的催生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上游动力电池市场也被迅速搅热。

杭可科技在产业爆发中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2015年该公司净资产仅为6723万元。短短三年后,这一数据翻了13.5倍,达到 9.1亿元。

曹骥早早明确了上市规划。为此,他主导将关联方杭可仪、通用电测、杭可精密、通测微电子、HONRECK(新加坡)的锂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相关业务全部转交至杭可科技。

科创板问世再度激起他的弄潮激情。这个独立于主板的新设板块,将重点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过,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青年壮志,此时,年近古稀的曹骥身边已有新的臂膀。11年前,儿子曹政进入杭可仪,开始基层历练。如今,他已成长为杭可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和销售部部长。

与同乡鲁氏父子相似,曹政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振兴的接力棒。◆

 

[ 锂电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电池安全是道必答题,这些技术可能都是正确选项 大牛们眼中的500Wh/kg电池应该如何实现?
充电20分钟续航1小时仍在概念阶段 如何撬动无人机千亿美元市 钴价疯狂后一路暴跌 全球增产热潮后钴市命运如何?
推荐锂电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